第684章 一个被高度同情的嫌疑对象(第2/3页)

不过后来处理的时候,倒是没有给他安一个聚众闹事的罪名,寻衅滋事这个罪,没有算在他头上,最后是按照故意伤害罪判了五年有期徒刑。

法院为什么这么判,在座一干刑警们都心知肚明。

当然是为了息事宁人。

要是按照聚众闹事寻衅滋事的罪名来审的话,那就不是杨明轩一个人的事了,也不是少数人的事,双方为头的几个人,都要判。到时候只怕会更加引起矿上和村民们的不满。

这工作就难做了,不好善后。

索性就按照故意伤害罪判了几个人,其他带头闹事的,只要没有动手伤人,都是拘留几天了事,总算是把这个事情压了下去。

从顾啸的语气跟老何偶尔插话的神态来看,他们对杨明轩都是抱着十分明显的同情态度。

又不是为了自己的事情和人打架!

完全是为了矿上嘛。

这是矿山人的直线条思维。

云山铜矿和周边村民关系的改善,是近几年的事,在此之前,小冲突一直不断,彼此之间都很看不顺眼,时不时就要打上一架。

那次和矿山周围的村民打架,也许是村民先惹事,也许是矿上小青年先惹事,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不过在顾啸与何科长这两位矿山人眼里,当然是村民不对了——矿山的人都很有素质,是不会主动惹事的。肯定是那帮文化程度不高,素质低下的村民们的错,是他们先惹的事。

杨明轩当时要不“双刀赴会”,只怕那几个被村民围住的小青年会被打死去!

实际上,杨明轩是为了维护矿山的安全才倒霉的。

“在劳改队的时候,杨明轩表现良好……被减了刑,提前一年释放。”

顾啸说道,轻轻舒了口气,似乎对此还比较满意。

“杨明轩在哪个劳改队服刑?”

问话的还是王为。

因为这个思路是王为提出来的,所以也就由他来主导。当然,也就是王为,换一个像他这样年轻的刑警,大家伙根本不可能给他这么大的面子。

洪局和袁支队,戴支队这些领导都在,什么时候轮到你出头露面了?

后生仔一旁呆着去,慢慢学经验!

一年前的王为,就是这种待遇。

但眼下的王为,明显不同了,不要说在边城公安系统早就树立了自己的“权威”,就算在全省刑侦系统,都算是颇有名气的“刑侦新星”。

因而这个时候由他来询问,大家都觉得理所当然,没有丝毫僭越之意。

“就是我们边城监狱……”

王为和身边的白娇娇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读到了“果然如此”的神情。其他刑警们的表情,也差不多。

边城监狱,又名边城新生劳改农场。

新生劳改农场始建于五十年代,是天南省建国之后第一批兴建的劳改农场,地址在边城市区以北,离边境线大约有两三百公里。

新生劳改农场的占地面积不小,拥有耕地将近两万亩。

这在山多地少的边城,是一个很吓人的数字。

劳改农场最先建立的时候,是归边城市下边的一个县管理的,业务管理由天南省公安厅负责,但是很快就交由省公安厅全权管理了,管理序列也从地方划了出来,直接归口省公安厅管理。八十年代初期,改归天南省司法厅管理。

和云山铜矿一样,新生劳改农场是正县团级架子,下辖八个劳改大队。

劳改农场辖区自成一体,除了农耕大队之外,还陆续建起了加工,修理等小型工厂,让在押犯人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

新生劳改农场虽然号称边城监狱,实际上收押的犯人来自全省各地,远远不止边城一个市的犯人。

那是真正鱼龙混杂的地方。

相对来说,边城监狱的犯人构成,比其他监狱的犯人构成更加复杂,大批的涉毒,涉枪罪犯被关押在这个监狱里进行劳动改造,劳改农场的气氛比其他监狱的气氛更加多了三分暴戾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