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第2/5页)

看着纸条上“张辉光”三个字,他不由得皱紧了眉头,孩子的父亲已经牺牲了,只留下了这个孩子,他不知道孩子会在这里待多久,才能被转移出去。但一想到孩子的父亲,心里就多了由衷的敬意,让他有了一种冲动。当他再去看那孩子时,他在心里默默地说:孩子,你爹妈为抗日牺牲了,你就是抗日的种子,我一定会照顾好你,把你安全送到延安。

当他挨着孩子也躺下去时,孩子单薄而温暖的小身子,竟让他有了一种异样的感觉,他还从来没有这么亲近地接触过孩子。

第二天,杨铁汉带着孩子,背着磨刀的家伙什又开始了走街串巷。

磨剪子嘞,戗菜刀——

他的喊声悠扬洪亮,孩子听着新鲜,张开嘴也跟着喊了起来。

他惊奇地看着孩子。孩子也许是经历过太多,显得很成熟和一副见多识广的样子。

他停下来磨刀时,孩子就在一边玩耍,有人就问:这孩子是你的呀?

他看一眼那人,笑一笑,并不多说什么。

那人又说:这小子挺机灵的,叫什么?

叫军军。

孩子正在地上看蚂蚁搬家。

他喜欢“军军”这个名字,叫起这个名字时,他就会想到县大队还有独立团。

磨好刀,他就背上磨刀的家伙什,喊了声:军军,咱们走了。

军军就站起身,喊了声:爸,蚂蚁还打架呢?

军军也许是无意,也许是叫顺嘴了,但在他听来,这一声称呼让他感到陌生的同时,也感到兴奋。他怔怔地望着军军,半天才反应过来:军军,你叫我啥?

军军看着他,不说话,只是一味地用黑黑的眼睛看着他。

他转身往前走时,又喊了声:军军,咱们走了。

他这回的声音温和了许多。

军军又在他后面叫了声:爸——

他没再说什么,伸出手,把军军的手抓在自己的大手里。他感到军军的手是那么的小,那么的柔软,心底里顿时升腾起一分爱怜。

磨剪子嘞,戗菜刀——

他放开嗓子喊了起来。

军军也用稚嫩的声音喊着:磨剪子嘞,戗菜刀——

军军喊完,就抬起头去看他。

他用微笑鼓励着军军,军军于是再接再厉地喊下去。

从此,大街小巷里,一粗一细、一高一低的喊声,像一支动听的歌谣,错落有致地响了起来。

杨铁汉拉着军军的手,出现在振兴杂货铺门前时,彩凤正好出来泼水。一盆水被倒在门前的街上,水滋润着泥土发出“滋滋”的声音。

彩凤一抬头,就看见了杨铁汉和军军,她怔了怔,目光从军军的脸上移到他的脸上:这是你的孩子?

他不置可否地笑了一下。

军军冲彩凤喊道:磨剪子嘞,戗菜刀——

军军的喊声把彩凤给逗笑了。

抗生从屋里出来,注意力一下子就被眼前的军军吸引了。

抗生走过来,盯着军军问:你叫啥?

军军望一眼杨铁汉,清楚地回答:俺爸叫俺军军。

抗生就说:军军,咱俩玩会儿吧?

军军扭过头,看着杨铁汉说:俺还和俺爸去磨刀呢。

抗生从背后拿出一根棒棒糖,冲军军说:你跟我玩儿,我就给你糖吃。

军军犹豫了一下,显然,他被眼前这根棒棒糖吸引了。他吮着口水,一张小脸涨得通红,眼睛紧紧地盯着棒棒糖:这糖是甜的吗?

抗生不失时机地说:你跟我玩儿,我就让你尝一口。

这时候,彩凤从店里拿出一根棒棒糖,递给军军。

军军不接,把一双小手背在身后,却用目光望着杨铁汉。

杨铁汉从彩凤手里接过糖,递给了军军。军军迫不及待地舔了一口糖,只皱了一下小眉头,就激动地喊了起来:爸,甜,真甜!

杨铁汉看到孩子的表情,心里就有些难过。他站起身,走进杂货铺,彩凤也跟着他走了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