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寻觅中国历史(第4/23页)

从黑河顺江而下不久,便是驰名中外的历史名城爱辉。这个已有300多年建城史的古城,曾是黑龙江流域最大的城市,黑龙江流域最高权力机构——黑龙江将军的最早驻地。它是中华民族开发黑龙江的荣耀,同时,也写下了中华民族近代史上最大的耻辱。不平等的中俄《瑷珲条约》就是在此签订,游爱辉古城,不仅可发思古之幽情,更可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勿忘国耻,振兴中华”,是每个有良知的华夏儿女参观、游览爱辉古城后的心底呼唤和祈望。过爱辉不久,是坤河,这里居住着满族和达斡尔族同胞。过坤河后便是三架山,这里曾是黑龙江水师营的军港,参加雅克萨战役的清军水兵就是从这里誓师出发的。游至孙吴县沿江一带,可凭吊侵华日军的庞大工事群,这个建在黑龙江岸边山岭上的胜山要塞曾被日军称为“东方马其诺”防线。游览这些明碉暗堡,就等于上了一次国防教育课。

黑龙江边的嘉荫县龙骨山会让我们眼前豁然一亮,这抹亮色是6500万年前中生代白垩纪时期栖息在黑龙江边的巨大恐龙涂就的,从这里出土的恐龙化石不仅使黑龙江省博物馆有了当家展品,也为彼岸的俄罗斯博物馆增添了珍贵内容。这里发掘出土的猛玛象化石和热带植物化石,说明如今的高纬度寒地在几千万年前竟然是热带雨林气候。

同江是黑龙江与松花江汇流的地方,著名的三江口在县城东北8里处,从长白山天池走下来的松花江流到这里,高兴的与黑龙江汇合到一处。人们把两江汇合的江流叫混同江,我国古代就把黑龙江的下游称为混同江。在这里,黑龙江、松花江、混同江像三条不同颜色的飘带并联在一起,因而名之三江口。

历史上“八女投江”的殉难地即为松花江支流牡丹江的乌斯浑河,而松花江作为黑龙江的最大支流,是东北地区的大动脉。站在乌斯浑河畔,也许你会惊叹,眼前这条被白雪覆盖的河流竟然如此的宁静,却不曾想,这冰雪覆盖之下急湍不息的河水,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它对往事的诉说。1938年秋,东北抗联的八位女战士以冷云为首,为掩护主力部队突围,到达牡丹江支流的乌斯浑河边,准备与日军背水而战。“乌斯浑河”按满语翻译是“汹涌暴烈”的意思,而此时又正值秋后涨水……当日军得知,与他们一千多人展开殊死搏击的,竟然只是几位抗联的女战士时,便轻蔑地开始劝降。而令敌人瞠目的是,八位女英雄竟毁掉枪械、搀伤相扶,一起步入寒冷刺骨的乌斯浑河,随即消失在汹涌的波涛中……乌斯浑河在呜咽,呜咽的乌斯浑河见证了冷云等八个中华优秀女儿的英勇和悲壮。八位女英雄的事迹一直被人们广为流传,就像这乌斯浑河水从来都没有停止过流淌。她们中最小的只有13岁,就是王惠敏,最大的也只有23岁,冷云和安顺福。往事并非如烟,现在在牡丹江的江滨公园里座落着这样一座雕像,它就是为纪念八位抗战女英雄而塑的。雕像临江而立,无论是在一片锦簇花团之中,还是在那滔滔江水之下,它都倍显巍峨壮观。无论是在晨曦中仰望,在落日下回望,还是在风雨中凝望,都会有一种肃穆的心情自心头悄然升起。列宁说过,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

余秋雨先生曾用“抽象”来形容这条大河,觉得它与自己心中的那条河特别亲近,他曾幻想自己坐着狗拉雪橇行驶在冰封的黑龙江上。“一条梦中的长河,一个同姓的船长,一番奇异的亲热,加上那次幽默的搁浅后的酣畅沉睡,沉睡在中华大地北端界河的中心,沉睡在天苍苍、水泱泱的彻底寂静中,这一切,我都归因于自己与河流的神秘缘分,尤其是与黑龙江。”黑龙江,这状如游龙的大江,有着奇美的景色。黑龙江从恩和哈达开始,由西向东不停的奔流。从依西肯开始,自西北向东南流,到萝北后,又开始由西向东北方向流淌,进入俄境后,由南向北流,直抵大海。如九曲回肠,蜿蜒曲折。黑龙江,这源远流长的大界河,有着神奇的魔力。他让每一个见到她的人,都会产生一种无以复加的敬畏、敬爱和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