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本序(第3/3页)

[6]只有历史小说家司各特独具慧眼,他写了第一篇有分量的奥斯丁评论,就是那篇著名的《一篇未署名的关于〈爱玛〉的评论》。他向读者推荐这位女作家,特别介绍了《爱玛》。他指出作品的优点,他说:“作者对人世的了解,以及读者一定会认识到的她那种表现人物的特殊的老练手法,使我们想起了佛兰德斯画派的某些优点。”[7]在他的日记里也有好几处提到奥斯丁,如一八二七年九月十八日的日记就这样写道:“……阅读了奥斯丁女士的一部小说,消磨了整个晚上。她的作品里描绘的真实性总是使我感到愉快。的确,它们所描绘的并没有超出中产阶级社会,但是她在这方面确是无人能够企及的。[8]”

只是像司各特那样评介奥斯丁的评论当时还不多,在十九世纪奥斯丁没有得到她在文学史上应有的位置。直到二十世纪情况有了很大的发展,许多评论家从各个方面深入研究奥斯丁,确定了她经典作家的地位。我国读者喜欢她的《傲慢与偏见》,它的中译本成了最畅销的外国文学作品之一。希望《爱玛》也能受到读者的欢迎。

生命之树常青,有生命力的书也是常青的。

祝庆英 祝文光


[1] 引自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的《奥斯丁研究》第1页。

[2] 同上书第7页。

[3] 引自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的《奥斯丁研究》第247页。

[4] 引自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的《奥斯丁研究》第255—256页。

[5] 转引自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从莎士比亚到奥斯丁》第413页。

[6] 引自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的《奥斯丁研究》第53页。

[7] 同上书第23页。

[8] 同上书第2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