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案 雨中的木乃伊(第3/16页)

我和韩亮哈哈大笑起来,林涛、陈诗羽和程子砚则一脸蒙。

我突然感觉不妥,左右看看,还好没有围观群众能看到帐篷里,放心地解释说:“哦,大宝说了个冷笑话而已。福尔马林是可以固定软组织的液体,而且有挥发性。大宝,按你这么说,病理科的医生都不会笑喽?”

“干尸?我们以前是不是没见过?和尸体标本有什么区别吗?”程子砚很好学,对从来没有见到过的干尸虽然害怕,但还是很好奇。所以,她继续躲在韩亮的身后一边看一边问。

“尸体标本有福尔马林的气味,而且湿漉漉的。但是干尸则不同了,你看,这尸体全身严重脱水、干燥、萎缩才会成这样。”我顿了顿,继续科普道,“晚期尸体现象会分为毁坏型尸体现象和保存型尸体现象,我们最为常见的是毁坏型尸体现象,比如,尸体腐败到巨人观再到白骨化,又或是发霉的尸体,叫作霉尸。保存型尸体现象主要有四种,我们至少见过两种了,就是尸蜡化和泥炭鞣尸。”

“啊,泥炭鞣尸就是上次龙番市湿地公园的那个。”程子砚怯生生地说。

我点点头说:“还有两种尸体现象比较少见,至少在我们长江中下游地区很少见,就是干尸和浸软。”

“在新疆那边干尸比较多见。”大宝说,“我们这里确实很少见,除非是埋尸体的土里有大量的硝酸盐什么的。对了,干尸又叫作木乃伊,埃及的木乃伊知道吧?就是通过人工手段来制作干尸。”

“之所以会去制作干尸,就是为了把尸体保存下来。”我说,“所以,干尸是保存型尸体现象。干尸的尸体,不仅可以保留下死者生前患有的一些疾病或者是受到的外伤,还能保存下尸体身上的一些特征,对寻找尸源有积极作用。”

“我记得,百度上对干尸形成的机理,是这样表述的。”韩亮插话道,“尸体因为水分迅速蒸发而不发生腐败,以干枯的状态保存下来。《洗冤集录》里好像把干尸称为什么‘白僵干瘁尸’。”

“我去,古籍你都背得下来。”我惊讶地说,“一般情况下,干尸是在通风、干燥和高温环境下形成的。有文献记载,当尸体所含水分减少百分之四十时,就可以抑制细菌的繁殖了;减少百分之五十以上,细菌的繁殖就会全部停止。如果细菌不再繁殖了,尸体就没有发生腐败的条件了。随着尸体水分的进一步丧失,就会变成干尸。”

“可是,我们这里的气候,也不可能那么干燥啊,空气湿度一直很高,难道关在铁箱子里就可以形成干尸了?”陈诗羽此时突然插话道,“而且、而且你看看外面,那么大的雨!”

“哎,对啊!”大宝突然叫道,“我们本来就很少看到干尸,这大雨天里怎么突然冒一具干尸出来了?真是奇了!”

我似乎已经习惯了大宝的粗心和一惊一乍,所以也没有搭理他。我弯腰钻进铁箱子里,观察铁箱子内部的情况。

这是一个半人多高的铁箱子,四周都是铁皮结构,大约有一个平方的大小。铁箱的外侧边角都已经掉漆生锈了,内侧则没有刷漆,到处都是黑洞洞的。铁箱子靠着一个废弃的电线杆放在地上,应该是有几年没有移动过了,箱体下缘陷入了泥土,如果再往下陷一些,可能就会阻碍铁门的开合了。铁箱子的正面是双扇对开的铁门,左侧铁门上有个搭扣,右侧铁门上有个锁环。把搭扣搭在锁环上,铁门就打不开了,而且还可以在锁环上上锁。不过我们通过了解,知道这扇铁门并没有上锁。

尸体靠在铁箱子的东侧壁,坐姿,双腿伸直顶住了西侧壁堆放的木炭。我把箱子内部西侧堆放的黑色物件拿起一根来仔细看了看,又闻了闻,确定那就是一摞木炭无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