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顾驰加封太子少师;小桃子成为县主(第2/4页)

到处都可以看见蝗虫的身影,啃咬着可以啃咬的一切。

贫穷人家面色蜡黄,衣衫褴褛,为了填饱肚子,啃树皮、吃观音土,也有不少卖女儿、卖孙女的,更甚还有人吃人的现象,若是哪一户人家突然某一天飘出肉香,这烹饪的肉,可说不好是什么东西。为了那一口吃的,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

富贵人家的日子好过一些,可正因为富贵,时不时的会遭到一些饿肚子的百姓抢劫。

原先的河省虽不十分富裕,可百姓淳朴憨厚,如今犹如人间炼狱般。

按理说大部分家中应有余粮,加上朝廷的拨银,虽有将近十个月的旱灾,百姓的日子也不至于如此。

之所以有如今的局面,一方面由于河省巡抚贪污,另一方面则是蝗虫无处不在,不知怎么的就从缝隙里钻进来,将地窖、库房里的粮食啃咬的一粒不剩。

顾驰也见识到了蝗虫的威力,乌云蔽日般,一团团黑乎乎的蝗虫飞过,什么东西都不剩下。

蝗灾牵挂着顾驰的心,他一刻也不敢耽误,赶忙布置下去。

先是安抚好民心,对百姓讲清楚事情的经过,朝廷并没有放弃他们,贪官也已伏法,只要大家协作,定能人定胜天。

接着召集大量人手,利用劳动力消灭蝗虫换取吃食,另外派遣衙役仔细查询,深入到每个村子中,查询百姓饥荒的情况,发送口粮。

当务之急便是消除蝗虫,顾驰借用前人的经验,派遣大量人手在蝗虫经过的地区,挖出大量深宽二尺的大坑,乡民们用竹竿撑起八尺长的白布,扑打把蝗虫驱赶到坑中,然后放火烧死。

除了放火烧,平时还可以用白布将蝗虫围在其中,集中力量扑打。

还利用“百步草浓汁”和“陈醋”来喷洒,起到预防的效果。

消灭的蝗虫数不胜数,也没有浪费,顾驰还下令将这些蝗虫磨成粉,掺杂到米面之中,给百姓充饥。

最重要的还是从根源上消灭这些虫卵,彻底消灭隐患。

到秋季的时候,顾驰下令将荒废的土地开垦,翻出虫卵,在太阳下暴晒,接着用“百步草”喷洒除去虫卵,同时种植芋桑、绿豆、豌豆等蝗虫不吃的植物,家家户户养了不少鸭子,养鸭灭蝗。

各种方法并行,蝗灾终于慢慢减退。

顾驰减免了河省两年的赋税,降低粮种、菜种的价格,看着宽阔的田地重新种上了满满的粮食,枝头的绿叶渐渐墨翠,河省又成了以前的河省。

至于那些在蝗灾时抢劫粮食、人吃人的情况,顾驰一个也不放过,判处了应有的罪名,他手腕强硬,严格震慑了所有的百姓,使他们不敢再有什么出格的行为,老老实实的跟着大伙一起消灭蝗虫,以此换取口粮和银子。

在河省的这几个月,顾驰没有一天吃的好睡得好,每天睁开眼就要担忧蝗灾的情况,所幸最终结果还不错。

功成名退,文正帝派遣了新的巡抚来接替,顾驰回去月水村看了一下情况,看到大家一切安好,他才放下心来。

等回京的那一日,不少河省的百姓来送别,队伍排的长长的,你送一点特产,我送一点自己做的刺绣,依依不舍的拜别顾驰。

“顾大人处理蝗灾尽心尽力,和以前的那个巡抚简直是天壤之别,若不是以前的巡抚故意隐瞒灾情,咱们老百姓也不用受这么多磋磨。”

“是啊,顾大人就是咱们的再生父母官,若不是顾大人发现了灾情,又处理灾情,如今河省是个什么情况也不一定呢!”

“希望顾大人以及家人身体健康,官员亨通,顾大人这样的才是好官。”

......

来送别的人依依不舍,送了几里地也不愿回去,红了眼眶,顾驰一同与他们经历过蝗灾,带领他们消灭蝗虫,重新过上了好日子,河省百姓对待顾驰的感情,有一种莫名的亲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