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疑惑的焦点(第3/6页)

在这片无人问津的原始荒漠上,出现了大规模的人工机器和生产排泄,世世代代在此繁衍生存的当地民众,发现了攻击大自然的威力和暴力。

RCE的运转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对背负着RCE全运转而洋洋得意的安中商事公司,墨仓财团中越来越多的人认为丢掉了一大笔好买卖,纷纷议论董事长办事不力,把扩大石油企业的良机拱手让给了安中商事。

捣毁这个合作项目的黑干将是弦间,所以,他的处境也大为不妙。

“不知内情,借口雌黄!”

“安中商事为了筹措原油款,已经捉襟见肘了。RCE只要有一点点闪失,安中可就完蛋了。”

“可是RCE若一直都像现在这样顺利发展下去,我们可就要背上故意破坏公司利益的黑锅了。”

“我们只是遵董事长之命行事罢了。”

尽管水野非常冷静,但弦间深知:企业界向来是以结果论是非的。如果结果不好,就会被人无端兴师问罪。自己凭着特殊“才能”从琳达那儿窃取的情报,假若只给墨仓带来负面影响……

这一结果作为高道的失策,对他的地位和势力都产生了微妙影响。

现在看来暂时退却的金森和高明,正嚷着“让事实来说话,”摆出了一副卷土重来的架式。

三泽佐枝子生前的人际交往都被仔细地作了清查。后来,给她看过牙病的医生也判定龙栖塘杀人案的被害者就是三泽佐枝子。

三泽佐枝子出生于群马县桐生市,从当地的初中毕业后,曾到神奈川县山崎市的电机公司工作,半年后,她看到报纸上的招聘广告,转到新东京饭店工作。在老家,他父母都还健在,自她的长兄结婚继承了家业后,她几乎就不回家了,被杀前的一段时间,连信不给家里寄,形同陌路一般。

侦破工作是从她老家开始的。中学时代的同学,电机公司的同事,到饭店后的社会关系,随着工作单位变动而变动的住所……凡是有关联的一切线索,都一条条地仔细清查并予以排除了。这是排除调查法,最终可以找到惟一排除不掉的通向罪犯的一条黑线。

可是,这条线却迟迟未能找到。

警察几次去新东京饭店,在佐枝子生前工作过的餐厅,同一个个以前的同事反复交谈,结果一无所获。

根据人事科提供的地址,警方还去了佐枝子生前的住处,但因为她与邻居都无往来,因此大家几乎什么都不了解。只知道有个男人时常来她这儿,但谁都说不上那男人是什么模样。这座公寓中的房客,有不少人都在夜里上班,各个房间都有异性出入,因此谁也不会特别加以注意。

死者的身份总算弄清了,但经常来她这儿的那个男人却一直排查不出来。侦查组越来越疲惫。原来以为逮捕凶手的关键在于判明被害者的身份,以为凶手归案只是时间问题了,可是案件的真相至今仍不显出露水。

侦查组如同雾里探花般束手无策,好容易布下的搜查之网,却只有疲劳和焦虑尽收其中。就在这种无奈而又令人着急的时刻,有人打来了电话。

“喂,是刑警吗?我是新东京饭店人事科的负责人。”

那声音显得有点兴奋。也许是因为受到本间刑警的责备而感到了自己的责任,新东京饭店后来对侦查工作给予了积极配合。本间预感到有了新的发现。果然,对方确认接电话的是本间以后,说:“我报告一件事:一位曾在我们这儿工作过的职工,辞职后又返回了我们店,她说三泽佐枝子好像在美国有个情人。”

“在美国有情人!真的?”

“对。我现在让她接电话,您可直接问她。”

电话中又换成了一位中年妇女的声音,本间问道:“三泽佐枝子有情人的事,你是直接听她说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