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虎落平阳被犬欺(第2/4页)

“什么?”张永简直不敢相信。皇上,我有一句XXX不知当讲不当讲。

正德帝自觉退一步,说道:“那好吧,我七成,你三成。不能再少了,他们是冲着我的皇位来的,又不是冲着你掌印太监来的。你收钱也很辛苦,这三成是给你的辛苦费。”

张永叹道:“……我那里敢和先帝争利?除了房子和田地这种不好变成现银的东西,所有的钱财最后都入了先帝的私库。那年先帝北征,打鞑靼小王子,用的就是先帝自己的私房钱。都骂先帝昏聩,但我知道,先帝是有本事的,他亲征打鞑靼,给边关带来安宁。”

“所有藩王送给我的东西,我都做了私账,就藏在家里,白司药若不信,可以派人去取——我家花园最高的一颗桂花树下,靠南边往下挖七尺左右,放在一个石匣子里,用蜡封存。”

张永又道:“宁王送我的钱财,先帝都是知道的。但是谷大用收宁王的好处,仗着自己是西厂厂公,无人监视,他就瞒着先帝。他晓得张太后和先帝母子面和心不和,就偷偷为张太后和宁王牵线搭桥,立了过继宁王世子为太子的诏书。按照计划,他们只需等到先帝驾崩,就可以拿着诏书拥立宁王世子登基。”

“可是,宁王这个烂泥扶不上墙的东西,见先帝才三十岁,身体强壮,一时半会死不了,就忍不住拿出诏书搞什么清君侧,起兵谋反。四十三天就被王守仁一个文臣给平定了叛乱……”

宁王一家被王守仁俘虏,正德帝和他的南巡队伍才匆匆赶到江南。

正德帝要张永给王守仁捎个话:把宁王以及同党弄到鄱阳湖,然后释放,还给他们武器。正德帝要亲自动手,重新把宁王抓一次!

王守仁是个爱民如子的好官。面对张永这个第一太监,他拒绝了正德帝荒唐的口谕,还把张永引到江西各地“参观”,说江西百姓在四十三天里饱受战乱的煎熬,许多人家都揭不开锅了,还请张公公回去好好和正德帝解释,打消这个念头。

八虎之中,张永搞死了最无耻的刘瑾。且身为司礼监掌印太监,在正德帝和内阁之内斡旋,是一道屏障,也是沟通的桥梁,张永的名声还不错,是八虎之中最好的。

张永看到到江西满目疮痍的景象,不再坚持,回去和正德帝说了王守仁的请求,并且苦劝正德帝打消“再抓一次宁王”的念头——实在太劳民伤财了。

正德帝同意了,说道:“行,朕就不玩宁王了,不过,你得要王守仁给我点银子,贿赂我一下。”

正德帝就是这样,无论北伐还是南巡,每到一地,必然向当地官员死皮赖脸的要钱。无论几百上千两银子,还是抠出十几两银子就像打发叫花子似的,正德帝都照收不误,一视同仁——反正不能空手而归,他也要面子的。

王守仁搞了一百多两银子给正德帝,把宁王一家子转交给了张永接手。

期间,八虎之一的江彬想吞掉平息宁王叛乱的功劳,便污蔑王守仁伙同宁王谋反,贼喊捉贼。也是……

张永力挺王守仁,在正德帝面前据理力争,戳破江彬的谎言,保住了王守仁。

张永接手宁王,严加审问,刚开始,宁王以当年送给张永诸多贿赂相要挟,但是张永把账本甩在宁王脸上,表示皇上一开始就知道,这都是钓鱼的圈套。

宁王这才服软,供出了谷大用串通张太后过继世子一事。

除了谷大用,还有八虎之一的江彬,同样都是暗中支持宁王的。

若没有这个过继诏书,宁王师出无名,根本不会谋反。

张永将宁王口供秘密告知正德帝。这事连正德帝都不知道,遂对谷大用和江彬起了杀心。

但是,谷大用执掌西厂,江彬同时提督东厂和锦衣卫,且两人朝中党羽众多,正德帝在江南,身边的护卫就是西厂,东厂,锦衣卫,根本没有把握将两人一举拿下,倘若激得谷大用和江彬狗急跳墙谋反,正德帝性命难保不说,江南也会再遭遇战乱的劫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