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扇》(第6/11页)



但她自是风尘中人,想拔脚而出,撇得干干净净,哪那么简单!李香君自己想必也是清楚的,因为不易,她道义上的坚持才显得可贵而有意义。

不管效果如何,结果如何。她对自己有了交代。

她捧诗扇在手,见上面血迹殷殷。那一天的激烈又再现眼前,想起来都心有余悸。思前想后,她心酸难耐:“欺负俺贱烟花薄命飘颻,倚着那丞相府忒骄傲。得保住这无瑕白玉身,免不得揉碎如花貌。”

“最可怜妈妈替奴挡灾,飘然竟去。看床榻依然,未知归来何日。”

她一念至此,不觉潸然泪下。如果不是她够果断,怎么能侥幸逃过一劫呢?

她揽镜自照,血痕一缕在眉梢。凭栏眺望又见院落空空,风吹帘栊自敲。妈妈吉凶未卜,姐妹们风流云散,侯方域音信全无。她拖着病弱的身体强自支持:“叫奴家揉开云髻,折损宫腰;睡昏昏似妃葬坡平,血淋淋似妾堕楼高。怕旁人呼号,舍着俺软丢答的魂灵没人招。银镜里朱霞残照,鸳枕上红泪春潮。恨在心苗,愁在眉梢,洗了胭脂,涴了鲛绡。”

李香君不幸中有大幸,她血溅诗扇,有杨友龙以血为墨,揉草为汁,将她满心凄清苦楚细心点染成折枝桃花。

在她的世界周边还有许多心血凋零的女子,她们悲惨不下于她,凄苦不下于她,但她们的义烈像黑暗来临前的晚霞,无声无息地被吞噬了,没有留下任何痕迹。而她,幸有孔尚任为她作传。

多少红颜都零落了,只有她的桃花未谢。

她以诗扇代信,托苏昆生去寻找侯方域。

卷四

其时,侯方域流落到史可法的麾下,着实地做了点事,不负史可法对他的庇护,赠与他高参的衔头。首先在迎立福王的问题上,他给予史可法建议,寻出了“三大罪、五不可立”的理论支持,旗帜鲜明的反对福王,虽然于事无济。

其二,在史可法手下几员骁将因私怨而大动干戈时。他帮史可法分析情势,出谋划策。他更去监视那有勇无谋的高杰,防止他又因冲动做出蠢事。

明末这一节。当真看得人摇头叹气无语。

史可法手下有四员大将,分别协助他镇守四个地方。这四个人却在参谒史可法时当堂就闹了矛盾,为的是高杰坐了首位,黄得功,刘泽请,刘良佐一看不对啊,你一归降的流寇反贼,给你个位子坐就是客气的了,论资排辈你怎么敢越到我们前头?再一想,高杰驻兵扬州,那是有名的富庶之地啊,竟然被一个投诚草寇占着了!靠!爷们不爽了!三位大爷齐刷刷拂袖而起,家国天下也不管了,回去整兵和高杰干一场,看看谁是老大!

你瞧瞧,又是私心作祟!意气用事。

这一场闹,把史可法一腔壮志豪情,灰去大半。切齿恨道:“没见阵上逞威风,早已窝里相争闹,笑中兴封了一伙小儿曹。”

他看着这群跳梁小丑,发现自己处在一个多么尴尬的位置上。就这些人满心私念,把全部精力都花在窝里斗上了,指望他们去抵御外敌,比做梦还滑稽。

真他娘的有心杀贼,无力回天!

无奈,他派侯方域为监军去辅佐高杰,尽人事而已。

乙酉正月。高杰这个惹事生非的主,终于遭人暗算了!侯方域只好半逃亡似的狼狈离开。他回乡安顿好老父,又恐许兵追索,买舟南来。黄河上他遇见寻他的苏昆生。两人同回南京。

乙酉三月,侯方域回到南京,发现这次才是真正人去楼空了。

孔尚任将侯方域的重归写得如梦如幻,如入桃源一般。在曲辞之中,独寻的幽美,风流云散的怅惘,再也没有比他写得更细致,更丝丝入扣了。孔尚任几乎将汉字的阴柔之美发挥到极致。一字,一句,都叫人销魂。那男人,每一着眼,每行一步,都是说不尽的旧情牵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