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 苦练武,滑雪飞山(第4/6页)

“一点不错,就这样办,一言为定。”

群众在吵嚷声中,拥向载着枪支的一节车厢。现在看来,对他们来说,好像枪比粮米更重要。

张大山、马天武当夜组成了生产委员会;李勇奇主持组成了五十八人的民兵大队。

夹皮沟,锅盖揭开了!烟囱冒烟了!炊烟缥缈,肉饭喷香,满屯一片欢笑,夹皮沟活了!打猎手,使枪的使枪,下套的下套,活跃在山林里。劈木手,拉锯的拉锯,抡斧的抡斧,劳动在铁路旁。家家劳动,人人干活,窒息的夹皮沟苏醒了!

小分队在这基础上,进入了一项新的斗争中。

少剑波带着他的小分队,每天天不明就去到一个谁也找不到的地方。

这个地方是在夹皮沟的西北方一条漫长的大谷里。这条山谷的当中,有一个形似豆荚的孤峰,人称豆荚峰。这峰的四周,有高大的群山包围,漫长的山谷有百余里,豆荚峰正堵在这条沟门口,山涧的大风,顺谷疾下,直扑在豆荚峰上,形成一个涡风流。所以这里的冬天老是刮着旋风,豆荚峰的积雪,一点也存不下,全被旋风给旋走,搬到远方。

小分队就沿这豆荚峰走进去,一点踪迹也留不下。他们进到一个起伏地带,开始了进一步和大雪交朋友。

李勇奇向猎手筹借了四十余副滑雪具,他本人就是夹皮沟最出名的滑雪猎手。往年他在冬季里,曾经多少次地滑雪飞山追赶鹿群和野马。现在他已担负了小分队的第二名滑雪教练官。

另一名教官自然是运动健将刘勋苍,在这门技术上他曾下过三年的苦功。

现在小分队除了三个人以外,没有一个不在苦练。这三个人一是对付座山雕的杨子荣。另一个是对付神河庙里那个妖道的栾超家,不过他原来就会滑雪技术。还有一个是孙达得,他因为要执行新的联络任务,没来得及参加。新来押车的郭奎武班也参加一起苦练。

少剑波对这门技术的要求,看成是林海雪原荡匪成败的关键。他对战士们苦练的要求向来没有这样严格过,对他自己更加严格。

开始的那天,是腊月十六的晚上,天上的明月皎洁,地下的白雪晶莹,他站在这起伏的练兵场上,向小分队发布了十天苦练的命令:

“现在我们要进一步和雪地交朋友,让它来帮助我们在林海雪原飞行。从今天起苦练十天,每天十小时,自动练习的时间不在内。十天后我们小分队每一个同志,不要再当两腿拔雪坑的大力士,而要成为雪上飞行的‘武侠’。我们要使雪原,变成我们的汽车公路,变成我们火车的铁轨;变成我们驱逐舰的海洋,变成我们飞机飞翔的天空。”

战士们一齐欢笑。

少剑波在战士们的欢笑中,第一个撑动了滑雪杖,碰巧正赶上一个斜坡,所以就摔了一跤。

“别忙!”李勇奇和刘勋苍笑道,“看我们俩先做一下。”说着他俩雪杖一撑,顺着一个约四十五度的斜坡,刷的一声,飞滑下去,曲曲弯弯钻着树空,是那么自由自在。小分队的战士看着他俩一前一后轻松地飞滑,好像都觉得自己的身体也轻了不知多少倍。

他俩顺着斜坡斜刺了一头,马上向回一绕,借着惯力翻上了北山头。

小分队战士在兴奋的欢笑声中,也学着他们的样子向坡下滑,可是当滑雪板一滑动,他们就像有人拉他们的膀子一样,一个屁股墩面朝天被摔倒在雪地上,打下一个深深的屁股坑,滚得满身是雪。再爬起来滑,还是一样,又是一跤,雪粉钻到袖口里,衣领里,和汗水搅成一起。有的战士骂道:

“妈的,这么长的滑雪板,还外加两个拐棍,可是一滑就摔跤,还不如个小脚的妇女。”

头三天,每个战士在各个教练中,自动的练习中,也不知摔了有多少跤,原先他们还数着:“一跤……五跤……三十跤……”后来数也数不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