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第4/6页)

有好多人都替他可惜,怂恿他还是入学去好,也不必天天去,自要把学费交足,也就完事了。一年以后,分发出去,到底是个正途。伯雍说:“我在学堂二十多年了,一个钱也不曾给父母挣过,如今又拿钱去上学,使父母受累,于心不安。算了吧!挣多挣少,还是自食其力,觉着平安。”倒是凤兮人很达观,而且也知道世路,他见伯雍不去入学,很表赞同的。他说伯雍:“你这着我非常赞成。你想想,你的家计如何?”伯雍说:“食指272十余人,一丝恒产没有。”凤兮说:“这不结咧!就让你考到甲等,立刻分发出去。你想想,行装路费,得多少钱?我管保还没到省,已有破产的危险了。何况你无产可破,在在273必得出之于借贷,于前途渺茫之中,先须负许多债务。我们穷念书的,实在受不了。你再想想,二十余行省以内,你有一个亲戚朋友,较有优势,能援引你做县知事吗?大概没有。假如有这样亲戚朋友,你也不必考试,保免县州事早到手了。内无资斧,外无奥援,贸贸然分发出去,在省城一蹲,总也不给你挂牌。不用说一年半载,便是一两个月,你就得流为乞丐,所以你一考知事,我便替你为难,如今幸天教你考列丙等,自己牺牲不干,我很替你庆幸。假如你要闲在外头,任你这样脾气,一定懊恼而死,那时不是徒教朋友伤心么?你如今无论怎样,倒能挣几十块钱,不至挨饿。没把握的官,千万不要顾头不顾尾地胡钻。”伯雍听了凤兮这套话,心里十分感激,几乎要落泪,因向凤兮说:“凤兮,你这话比金子值钱。我当初也没打算考,因为受了一点感触,忽然萌了这个妄想。其实细想起来,便是弄个官做,照我这样性质,也未必能发财。不但不能发财,甚或有家败人亡之惨。还是凭着自己心思气力,挣几个钱,养活老小,似乎对得起大地鬼神,便是寝食之际,也觉得安泰。”凤兮说:“你能这样想,将来你的幸福必然无量。须知我们现在除了一个穷字,没有别的毛病,可是我们若尽心竭力地在社会上去劳动,我们虽然不能转贫为富,我们确可以远贫的,因为人自要在社会上肯尽心力,终归不会挨饿。至于做官,似乎来财较易,但是由宦里得来的钱,究不算人类的正当收入。除了由心思劳力,对于人类有所贡献,因而获得一种报酬,才可以名为收入,其余差不多都是欺诈得来的,打劫得来的,按着耶苏274教义,不说有个最终审判,其实哪里等得到最终审判,将来自然而然有一个大审判实现的。这种大审判,不知要杀多少人。最初发生的国家,不是俄国必是德国……无论迟早,将来必然溃裂,他们溃裂之后,传染到别的国,也要溃裂。到那时,岂不是个大审判么?不过这个审判,特别激烈,有好多人都要宣告死刑。世界成了一个惨淡无光的颜色,仿佛到了世界末日,由这暗淡无光里面,渐渐露了一线光明,照满大千世界,那才叫新世界、新文明。这事虽然不知何日发现,但据我看,实现的日子已然不远。”伯雍见凤兮说这一片话,很惊讶地说:“凤兮,你平日不大谈这些社会问题的事,你如今怎会能发出这一篇议论,而且像个预言家?”凤兮说:“泰西275的学说,关于社会主义的著作,我也会涉猎几种,但是我所服膺的,还是孔圣人所说的‘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圣训。泰西的学者,无论主张什么社会革命、均产主义,又是什么劳工神圣,没有能出我夫子的范围的。不过夫子所说的简而赅,意思救人自悟。就拿一个患字说,里面真有不可言喻的惨象。泰西学者,费了一辈子脑筋,著成极厚的书,一出版就要耸动世界,促成革命的思潮,其实还是演释孔子的经义便了。反正关于社会的不平,古人早有这种思想,不过古人言语含蓄,民智又不开通,效力当然浅薄,被小儒误解的地方也很多。今人思想激烈,民智大开,所以新思想的学说,能够不胫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