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册 第二十章 甑已破矣(第5/5页)

皇帝听到升平单刀直入地诤谏并不生气,但听到“事出有因”四个字,却沉默良久,几乎已抑制不住怒意:“放肆!”

升平不理会他:“我从小在渊姐姐身边长大,渊姐姐是最聪明的。她知道儿女尽亡,自己又年老色衰,有朝一日,定然失宠,所以才不辞而别。皇兄纵使迁怒于旁人也是无用。”

皇帝强忍怒气,哼了一声。

升平的声音尖寒如冰:“母子俱亡的事情,这些年升平听得也多了。前有曾娥与皇子,后有北燕的无数妇孺,回宫后还有三嫂和小世子。如今终于也轮到升平自己的夫君了。升平只望这样的事永远不要临到皇兄身上才是。”说着似乎想起什么来,幽幽道,“哦……曾娥之事,皇兄已然遭受过一次了,只望不要有第二次才好。”

曾娥当年的孩子并非皇子,所以升平无论如何出言讥讽,皇帝都不在意。但“第二次”三个字,因着皇太子的死和周渊的出走,如一柄利刃直插入心,皇帝终于大怒,沉声道:“你是在诅咒自己的亲侄么?!”

升平毫不示弱:“升平不敢。升平只是怕厄运不衰,延及龙裔罢了。”

沉默良久,皇帝忽然问道:“你恨朕?”

升平叹息道:“不敢。我的余生,已无半点欢娱可言。请皇兄恩准我出家修行,于国于家,还有些用处。”

皇帝亦长叹:“准奏。”

月到中天,寝衣缓缓掠过沾染了露水的白石,凉风入怀,不觉打了一个寒噤。升平指着秋千道:“你在屋里,都听见了。”

我重新在秋千上坐下:“略有耳闻。殿下何必故意惹恼陛下?”

升平道:“皇兄对孤,心中有愧,若不知道孤恨他,便不会放孤出宫。与其在宫中等死,不如常伴青灯古佛,彼此也都放心清净。省得母后总是牵挂,皇兄总是后悔,彼此无益。”

我叹道:“臣女明白。”

升平微微一笑,拉过我的手道:“想不到在宫里这么多年,倒是你成了知己。”

我忙道:“臣女不敢。”

升平道:“孤将你看作和采薇一般,是孤的妹妹。孤见到皇兄刚来的神气,还是想见你一面的,可见皇兄对你有意。你若不想嫁,可要早作筹谋。”

我笑道:“既然殿下将臣女看作妹妹,那臣女也和采薇一样,与殿下一道去修行好了。不知殿下可愿意收下我这个俗人?”

升平指着我的心道:“你心有不甘,出家也无益。即便是采薇,陪孤一两年也依旧要回家嫁人。你们大好的青春,何必陪着孤这个半死之人?”

我拈着衣带,无言以答。

两日后,升平长公主拜别太后,去敕建白云庵落发修行,采薇随侍。我亲眼旁观升平长公主在佛前剃度,褪下华裳丝履,穿上缁衣芒鞋。

落了发,哪一边有发,哪一边烧伤,再也无关紧要,更无须修饰。粗糙的芒鞋,也能走出一条全新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