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闲的患者(第4/8页)

两年多以前,吉田病情恶化,于是从东京回到了大阪的家。吉田回家后第二年,父亲就去世了。不久吉田的弟弟也从部队退伍归来,逐渐过起了安稳的生活,做了生意,又娶了老婆。然后借此机会,吉田、母亲和弟弟受到在其他城市有了自己家的兄长的照顾,在他之前住过的城镇稍远处的一个村庄里找了一间适合病人静养的不错的房子,于是三个月前他们住到了那里。

幺弟在吉田的房间里和母亲说着不咸不淡的家常,之后就回家去了。母亲送走他后回到吉田的房间里,过了一会儿,母亲突然对吉田说:

“听说杂货店他家的女儿去世了。”

“哦……”

吉田应声过后开始思考弟弟为什么不在他的房间里说,而只告诉了母亲。果然在弟弟眼里,自己是一个不能聊这些话题的病人。想到这里,吉田又说了一句“这样啊”,然后问母亲:“为什么他不在我的房间里说呢?”

母亲回答道:“他肯定是怕吓着你。”

母亲看起来并没有特别在意这件事,于是吉田很想反问她“你被吓到了吗”,可最后吉田没来得及问,只顾着一动不动地思考那家女儿去世的事。

吉田以前就听说她得了肺病,常年卧病在床。她家的杂货店和弟弟的商店只隔着一个路口,再过去两三家。吉田曾被多次告知姑娘就坐在店里,可他却怎么都想不起来了。只记得那姑娘的母亲常常到附近来,他们见过。她母亲的在吉田的印象里是个大好人,好到会让人对她产生一丝愠怒。她母亲总是面带怪异的笑容和附近的老板娘们闲聊,她经常被嘲笑——吉田偶尔会看到这样的场景。不过这些都是吉田的错觉。因为她听不见,别人只能通过用手比画来和她交流,再加上她说话时发出的鼻音,给人一种被嘲弄的印象。实际上就算稍微被别人嘲笑,正因为有人用手比画着和她说话,听她发出的含混的鼻音,她才能无所顾忌地融入近邻中间。这就是那片街区真实的生活模样——吉田住在那里得知了许多事情之后才明白。

这样,吉田对杂货店的了解不是通过那个女孩,而是她的母亲。渐渐地和自己的情况相似女孩引起了吉田的关注,那之后她的身体就越来越差。街坊邻居说杂货店的老板是个非常吝啬的人,不带女孩看医生,也不给她买药。只有她的母亲照顾她。女孩住在二层的一个房间里,她的父亲、兄长和刚嫁过来的嫂子从不靠近她。而且吉田还听说她每天饭后还要吃五条青鳉,他心里想着“怎么又是这种东西?”,然后开始留意那个女孩。不过对吉田来说,那归根结底还是素不相识的外人的事。

后来过了一段时间,杂货店的儿媳妇到吉田家去收钱,吉田在自己的房间里听到了她和家人的交谈。她说,女孩吃了青鳉之后情况好多了,她的公公每十天去野外抓一次,最后还说到了“我家的渔网闲着,你们也给你家的病人抓来吃吃吧。”吉田听了感到一阵狼狈。原来自己的病情已经尽人皆知,到了被公开明说的地步,吉田感到震惊。不过转念一想,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他现在才察觉到这一点,全都是因为自己平时把自己想象得太好了的缘故。让吉田印象深刻的是,她居然让自己也吃那种东西。后来家里人笑着和他说起这件事时,吉田才发现他的家人也是这样想的。吉田故意使坏地说道:“等鱼再稍微长大一点吧。”吉田想到吃着那种东西却离死亡越来越近的女孩就难以忍受,心情变得阴郁起来。后来吉田搬到了现在的村庄里,就再没有女孩的消息了。时隔很久之后,母亲去弟弟家回来,吉田才知道女孩的母亲突然去世的事。她的母亲有一天在家里从玄关台阶往长方形火盆的地方走时,因为突发脑溢血之类的病死去了。虽然这话听起来很无情,吉田的母亲认为女孩的母亲死了,女孩也会非常痛苦吧,因此非常挂念她。别看那老妇平时看起来是那样,她瞒着老爷子带女儿到市民医院看病,趁女儿睡着的时候会偷摸着去买药——老妇偶尔在路上遇见母亲就会向她抱怨这些事,母亲感叹道:“妈妈就是妈妈。”这件事吉田感触颇深,彻底扭转了他平日里对老妇的印象。母亲又向他转述了街坊邻居的话,据说那老妇死了之后,老爷子就担起了照顾女儿的任务,后来她的情况是否好转不知道,但是老爷子对街坊们说了这样一番话——老婆子生前什么都不会,可是每天上下楼三十多遍,光是这一点我就很佩服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