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事件发生的二十年后 事件发生的二十年后(第3/7页)

金田贞义还进一步主张,如果持有核武的目标难以达成,那么就应该积极地针对情报侦察及监视部门的技术进行研发。也就是说,如果没办法拥有攻击敌人的武器,那么就应该拥有一个迅速准确地掌握各国导弹攻击征兆与军事作战行动的系统,这是一个可以与宪法共存的方法。金田贞义认为,除了强化导弹防卫技术外,对于取得情资的技术也不能疏忽。这点凭借着日本的科技,也不是不可能的事。“就算力气不大,只要拥有准确率高的情报,一样可以受他人仰赖与需要。”金田贞义如此说道。

还有一点,也是后来才知道的事。海老泽克男的顾问律师在自传中写到,刚就任首相的金田贞义,已经决定要访问中国及朝鲜半岛,预定针对历史解释及领土问题进行深入对谈。由于他经常将“我不会做没有必要的道歉。中国和其他国家也发生过战争,例如跟英国之间有过鸦片战争,为什么中国只特别强调对日本的仇恨呢?英国向他们道歉了吗?”这样的论点挂在嘴边,可见他不打算做出单方面的让步。

“日本的政治人物只敢在国人面前嚣张,对外交既没有兴趣,也没有使命感,也不打算与海外的政治领袖进行沟通。”金田贞义在选举期间便不断主张, “那不是政治家该有的行径。”

总而言之,金田贞义的这些主张惹火了某些人。

惹火了谁?

美国人。

所以,他被杀了。这也是说法之一。

另一方面,也有人将着眼点放在金田贞义首相被杀害的地点“仙台”。换句话说,这些人认为金田贞义是被仙台地区的有力人士谋杀掉。

毫无知名度、年纪也较轻的金田贞义在首相选举时能够获得胜利,有几项理由。例如前面所描述的,劳动党因税制改革而引发国民的不满,造成选票外流,这个绝佳的局势也是理由之一。但是,影响更重大的原因则是首相选举制度为他带来的好运。仙台地区是全国第一个公布初选开票结果的地区,而这里是金田贞义的出身地。

日本的首相选举跟美国的总统大选一样,大致上可分为两个阶段。

首先由劳动党、自由党的党员各自进行党内初选,决定两党的最终候选人。接着,复选再由全国人民投票,决定两党候选人中的胜利者。

初选的时候,党员依地区来进行投票,各地区最高票的候选人可以在该区赢得胜利,等到所有地区的投票都结束后,赢得最多胜利地区的候选人就可以成为该党的最终候选人。然而,初选并非在全国同时举行。最先实施选举的地区,就是宫城县的仙台。

金田贞义的选举宣传活动周到而严谨。他四处拜访仙台当地的企业家,从半年前便开始举办许多活动,每一次都会上台演讲,提高知名度。他年轻而强悍,又具备打动人心的说话技巧,不仅是自由党党员,就连劳动党的支持者也开始对他抱有好感。

另一方面,自由党的另一名候选人海老泽克男身为前辈,本来就应该要堂堂正正地打一场选战,但海老泽克男却因为对自信满满四处游说的金田贞义产生了危机意识,因而喊出了“不能将我们的未来交给年轻人”这种搔不到痒处的攻击性口号,结果造成了反效果,更是让金田贞义的好运锦上添花。

不管是初选或复选,针对敌方候选人设计攻击性口号都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但是在海老泽克男的电视宣传广告中,将神情高傲的金田贞义与躺在床上接受照顾的老人影像重叠在一起,引起观众的不快。但海老泽克男的宣传团队没有料到的是,观众的反感情绪竟然是冲着制作了该广告的己方而来。

选举结果一公布,金田贞义在仙台地区大获全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