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第八章(第2/5页)

我也学着政言的样子双手合十说:“政言师父,我可是特意来叨扰的!”

一番寒暄后,我随政言去精舍。精舍前有一棵参天大树,气宇轩昂,不由得驻足仰视。政言见我被大树的气势所吸引,便笑着介绍说:“则成,这棵树叫帝王树,高达四五十米,要六七个人才能合抱,已有千岁高龄了。相传在清代,每有一代新皇帝继位登基,就从此树的根部长出一枝新干来,以后逐渐与老干合为一体。乾隆皇帝到龙泉寺上香时,御封此树为‘帝王树’。六十年代初期,已经成为普通百姓的清末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到龙泉寺来游玩时,曾手指着帝王树上东北侧一根细干,也就是那根未与主干相合的侧干,感叹道:‘这根小树就是我,因为我不成材,所以她才长成了歪脖树。’”

政言似乎话里有话,“歪脖树”三个字让我听得心里不舒服,如果把京城比做“帝王树”的话,好像驻京办犹如那根与主干相合的侧干个个都是歪脖树。政言师父收的俗家弟子中藏龙卧虎,也不乏京城大员,或许老和尚听到什么不清净的声音了,借树讽人给我听?想到这儿,我便打定主意好好和老和尚唠一唠,说不定会大有所获。走进精舍落座,两位小沙弥袖手低眉,进来斟茶。我一边品茶一边笑着问:“政言师父近来又收了多少俗家弟子呀?”

我知道如今的和尚很喜欢收有钱有势的俗家弟子,特别是像政言这种有身份的和尚更是喜欢靠手握重权或腰缠万贯的俗家弟子供着。我之所以对他收俗家弟子感兴趣,是因为老和尚通过这些有身份有地位的俗家弟子知道很多鲜为人知的信息。政言慈善地笑道:“不多,收了两个有佛缘的女弟子。”

我好奇地问:“怎么看出来是有佛缘的呢?”老和尚呷了口茶笑道:“其中一位叫杨妮儿,妮者尼也,名字里就透着佛性。”

我一听“杨妮儿”三个字,心里顿时一紧,怕老和尚看出来,故作镇静地问:“另一个叫什么?”政言笑眯眯地说:“另一个叫张晶晶,是个很有佛缘的人。”

我听到“张晶晶”的名字,脑袋嗡的一声,想不到失踪了的张晶晶,竟然躲在北京城,还和杨妮儿一起跑到龙泉寺拜政言为师,做了俗家弟子,这可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我恨不得马上将这个消息告诉齐胖子,但是让我备感蹊跷的是,张晶晶怎么会和杨妮儿在一起?齐胖子一直提醒我,杨妮儿是我身边的“女特务”,我却一直怀疑张晶晶是齐胖子身边的“定时炸弹”,这两个人是什么时候成了好朋友的?好的竟然一起做佛门俗家弟子?这还真让我百思不得其解。我试探地问:“政言师父,我们认识这么多年了,你也从未说过我有佛缘,这个张晶晶的佛缘是怎么看出来的?”

政言和善地说:“佛缘,是少一些强求的欲望,佛经上说,未断我爱,不如洁净。爱恨恩仇,皆是情障。当你知道迷惑时,并不可怜,当你不知道迷惑时,才是最可怜的。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今日的执著,可能会造成明日的后悔。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永远也不可能给你烦恼,皆因你自己内心放不下强求的欲望。放下非分的欲望,便是佛缘。我与张晶晶交流后,感觉她是个内心很苦,看破一切,急于解脱的人,佛祖有言,地狱天宫皆为净土,无非解脱,则成,你虽然城府颇深,不过是善于掩饰心浮气躁而已,人的心思很不稳定,就很容易受到引诱,更会在光怪陆离的诱惑中迷失方向。你在电话里讲,近来心里烦闷,想让我指点迷津,我现在说的这番话,你仔细品味品味,要是有佛缘的话,就应该悟到些什么,等你悟出来了,咱们再好好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