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一对戏迷的故事(第2/4页)

是的,外祖父克莱塞给外孙指明了一条通向布高尼府剧团的路。这对老波克兰是很不幸的。当让·巴蒂斯特还是小孩时,同外祖父一道去剧院,后来他长成了小伙子,便和同学一块去。他把布高尼府剧团的优秀剧目都看遍了。

在闹剧中担任角色的著名的格罗基廖姆,他戴着红色平底圆形软帽,身穿把大肚子绷得紧紧的白色短上衣,使让·巴蒂斯特惊叹不已。另一位名角,闹剧演员格迪埃加居勒,身穿黑色坎肩,然而却带两只红袖子,鼻梁上架着一副特大的眼镜,手拿一根棍子。他让布高尼府的观众为之倾倒不亚于格罗基廖姆。使让·巴蒂斯特赞叹的还有噱头层出不穷的图留朋和扮演滑稽老太婆的阿里松。

在让·巴蒂斯特的眼里,这几年像旋转木马一样,掠过一个个形象:粉墨登场或戴着假面具的迂腐医生,吝啬的老头,好吹牛又胆小的上尉。在观众的大笑声中,轻浮的妻子蒙骗了好唠叨的傻丈夫,搞无耻把戏、撮合男女私通的长舌妇,像喜鹊一样吱吱喳喳叫个不停。动作灵巧的狡黠仆人捉弄老头子高西布斯,用棍棒打了这个老家伙,并把他装进口袋里。布高尼府剧场的墙壁,简直被法国人的笑声震得摇晃了。看完布高尼府剧院的所有剧目后,两个戏迷又转到了另一个大剧院——沼泽剧院*。这里演的主要是悲剧和高雅的喜剧。主演悲剧的是著名演员蒙多利,而当时大名鼎鼎的剧作家皮埃尔·高乃依(2)则为剧院提供了优秀的、堪称典范的喜剧脚本。

路易·克莱塞的外孙真是什么样的戏都看过:打扮得像火鸡那样漂亮的布高尼府演员贝尔洛斯甜蜜而温柔。他转转眼珠,尔后两眼盯住莫名的远方,从容不迫地挥动着帽子,用嗥叫般的声音念着独白,因此简直不能分辨他是在念还是在唱。可是在沼泽剧院,蒙多利雷鸣般的嗓音震颤了整个大厅,又带着嘶哑的声音在悲剧中渐渐消失。

让·巴蒂斯特回到父亲家时激动得两眼发光,连夜里做梦都看见那些剧中的丑角:阿里松、雅克曼雅多、菲利宾和脸上扑着白粉的著名演员若德莱。

唉,布高尼府剧院和沼泽剧院,对于这些爱戏成癖的人来说,是远远不能满足要求的。

新桥附近和大市场区生意兴隆。巴黎由此而兴旺繁荣起来,向四周发展扩大。在店堂里和店铺门前,生活沸腾,令人耳际嗡鸣,眼花缭乱。而在圣日耳曼集市搭起帐篷的地方,真是一片混乱,喧哗!轰响!污秽!肮脏!

“天哪,天哪!”有一次残废诗人斯卡隆说,“这些连衬裤都穿不起的穷鬼们,把到处都弄得脏透啦!”

整天人来人往,拥挤不堪,都是些男男女女的小市民!在理发店里理发刮脸,洗头,拔牙。在混杂的人群里,步行的人当中还可见到骑牲口的:骑骡子的是像乌鸦似的神气十足的医生们,披肩上有金色箭头标记的是国王近卫骑兵队在驰骋献技……世界的首都,吃吧,喝吧,做生意吧,发展吧!喂,你们这些连衬裤都穿不起的穷鬼们,到这里来吧,到新桥来吧!你们看,那里搭起临时戏台,挂满毯子。谁在那里吹笛似的尖声叫?这是揽生意的。先生们,别来晚啦,马上就要开演了!莫失良机,除了在我们这里,您上哪儿也看不着布里奥舍先生这样精彩的木偶戏。看,他们用线悬着,在台上晃来晃去的样子!您可以看到法哥廷训练的天才的、什么都会的猴子!

新桥一带临时搭起的棚里,有走街串巷的医生,还有拔牙的、修脚的和卖假药的。他们向老百姓兜售医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为了吸引人们注意他们的药摊,他们和街头的流浪艺人,有时也和剧院的演员搭档一起,演出的全部节目都是吹捧假药的神奇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