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孔提亲王登场(第4/5页)

“人们都说,”德阿苏希在各处的十字街头讲述着,“最好的弟兄养活自己的亲弟兄,一个月后也会厌烦的。然而这些哥儿们,我向你们保证,要比所有的弟兄加在一起,还要高尚得多!”

德阿苏希唱的诗中,“伙伴”与“和谐”两个词是合辙押韵的(3),他在诗中动情地指出,他,这个可怜的人在兄弟们的桌前,每天的午餐都要上七八道菜肴。吃午饭的最欢快时刻正是从上最后的第八道菜开始,这时精力充沛的滑稽大王,给大家的酒杯斟上酒,与莫里哀一块唱起欢快的歌或者讲笑话。一句话,在里昂的日子美妙极了!

1655年秋天,喜剧演员们到阿维尼翁去时,德阿苏希为他们送行是很自然的。剧团乘帆船沿罗纳河行驶,星光照耀着他们。德阿苏希坐在船尾,弹着多弦的诗琴直到深夜。在阿维尼翁呆了一个月,喜剧演员们被亲王召到佩日纳斯,还是为了代表议会的开会。

11月9日,代表们亲眼目睹了一桩非常事件。为孔提亲王殿下准备的住所是在一位叫德阿尔方斯先生的宅邸里。附近各城市的主教们穿着全套法衣、罩衫,和主教一起的是贵族代表,身穿节日盛装的男爵德·维尔涅夫和德·兰特。他们来到德阿尔方斯的宅邸欢迎亲王殿下。

亲王出来接见代表们,但只请他们站在前厅门口,表示抱歉并托辞说,很遗憾,他不能让他们到里面去,因为莫里哀先生演戏,房间里实在太乱。

很难形容代表们特别是主教们脸上的表情。然而不言而喻,对亲王推辞房间太乱谁也不会说一个字,于是说了些在代表会议开幕时对亲王照例该说的客气话后,代表们便默默地走了。

剧团在佩日纳斯演了几个月。这个城市给莫里哀留下的纪念,就是得了一笔由朗格多克代表议会出纳处拨给剧团的六千利弗尔。

莫里哀在佩日纳斯期间的有些行动让人觉得奇怪。他和当地一个可敬的优秀理发师傅约里交上了朋友。

这个师傅的店铺在佩日纳斯家喻户晓。尤其每逢星期六,理发店的门就无法关住。卖肉的、烤面包的、佩日纳斯的官吏们,以及各种各样的人纷纷前来。当约里的徒弟给人拔牙或刮脸时,排队等候的佩日纳斯居民便闲聊、闻鼻烟。常常跑来一个小姑娘,红着脸说,她收到在军队里的恋人的来信。大家都参与到这件事情来。按照不识字的姑娘的请求,他们把信念出声,信里有让人高兴的消息时就表示自己也很满意,或者相反,信里有什么悲伤的事便表示遗憾。总之,约里师傅那里简直像是店铺里的俱乐部。

莫里哀苦苦要求约里,让他每星期六去帮助计算账目。热情好客的约里在账房给莫里哀准备了一张木安乐椅,让他坐在那儿收点银币。但约里悄悄对别人说,此事与进款毫无关系,只是孔提剧团经理要搞别的活动的借口而已,经理的衣襟下面总带着几张白纸,他把理发店里人们闲扯的一切有趣东西都偷偷地记在纸上。然而经理这样做是为了什么,约里不得而知。

不管怎样,理发店的这张木安乐椅后来送到了博物馆。

在佩日纳斯逗留期间,剧团常常去邻近的村镇访问演出。1656年春到了纳尔榜城,在那里快乐的游吟诗人、歌唱家德阿苏希终于离开了剧团。后来喜剧演员们又回到他们的长期住地里昂,从里昂转到贝济耶城,为在那里召开的代表议会例会演出。

在贝济耶莫里哀首次上演他的新作,剧名叫《情怨》。这是一部明显地受西班牙和意大利剧作家影响写成的五幕剧,比喜剧《冒失鬼》更完善,但有些地方的诗句不够流畅,结尾显得混乱,不大自然。不过由于这些缺点淹没在大量巧妙而细腻的场面之内,喜剧演员们认为一定会大受欢迎,果然他们没有想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