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龙(第4/6页)

原来,因下方水汽蒸腾,一岛屿石体极寒,下方凝出冰锥;另一岛由铁石而成,便染上了斑斑锈迹。

两座浮岛上并无落脚之地,师门兜了几圈,驭龙离去,转而向群岛进发。孔甲在一旁道:“我随你乘龙上天,本为求仙问道。可这一路上,未见到半点神仙影子。如今日已西斜,不如趁早打道回府。”

师门道:“正所谓,行百里者半九十。不亲眼瞧瞧,怎能甘心回去?况头顶这片灰云来得蹊跷,想必是座巨大浮岛,不知有没有仙宫神苑。”

翔龙撕开云雾,啸叫如雷,扭转身躯,于岛屿间蜿蜒穿行。师门四下观望,见身旁四岛,上有草木,地势平缓,如海上之屿。这四岛分别呈四季之景,或草木蓊郁,或白雪皑皑,或嫩芽初吐,或黄叶尽落,令人啧啧称奇。

师门见天色向晚,确到了返程之时,便拉扯御绳,转头向灰云飞去。

翔龙上升,身体几近垂直状。“灰云”轮廓渐渐清晰,只见底部光洁发亮,好似由白玉结成,岛底正中一株巨树,枝干倒悬,树冠刚刚抽绿。

怎会有树木这般生长?师门心中疑惑,直接降落到岛屿上方。

一落脚,师门便觉这岛屿并非水平,人于上面行走,如若攀爬一道缓坡。二人举目四望,见几丈开外,一间砖房茕茕独立,其上炊烟袅袅,似有人居住。

师门走向矮屋,轻叩柴扉,许久不见应答。孔甲见状,急躁道:“行了这么远来到仙居前,怎奈神仙出了门,害我等白跑一趟!”

师门笑道:“好事自然多磨,神仙不在,寻便是了。夏君可听得远方斧斫之声?不如随我同去,一探究竟。”

二人并肩而行,在一棵大树冠,寻到一位虬髯满腮的樵客。那人正挥动斧头,砍伐一棵桂树。

樵夫见二人前来,毫无诧异之情,只是问道:“二位从何处来?”

师门答道:“此乃夏国君主姒孔甲,我乃御龙师师门。今我二人为寻仙问药而来,乘龙千里,终至于斯,不知此地为何处,先生可否赐教?”

樵夫闻言笑道:“二位恐怕要无功而返了。此地没有神仙,更无灵丹妙药,只有一个整天砍树的匹夫罢了。”

师门正要细问,孔甲说道:“先生切莫说笑。居住在天上之境,不是神仙又是何人?若先生肯透露仙方,便不枉我等千里之行。”

樵夫苦笑道:“我乃获罪之人,囚于此地,终日砍树,不得停歇,哪有仙人样子?说起仙药,若那姮娥还在,说不定记得一两个方子。这几日天宫有盛会,她离了这里独自去天宫,二位来得实在不是时候啊。”

师门闻言一惊,忙问:“先生莫非是伐桂的吴刚?”

樵人答:“正是。”

“此地便是月上广寒?”

“不错。”

师门大为诧异。他料想不到,传说中清虚堂皇的广寒,竟只是一间破落屋子。他又问道:“如此说来,月亮便是天上浮岛。可它为何发光,又为何有阴晴圆缺?晚辈不明,望仙人逐一解惑。”

吴刚放下斧头,叹一口气道:“此事一言难尽,见你二人远道而来,不妨就说上一说。你们可知,天地形状似何物?”

师门道:“我听闻,天似盖笠,地法覆盘,浑天罩括于地上。至若天地边缘如何对接,其间又有何物,则不知矣。”

吴刚道:“不错。天若穹庐,其势北倾,高八万余里。天穹之上有基台,楼宇遍布、亭台高筑,便是所谓的天宫。这天幕构造神奇,神仙可穿其而过,来去自如;凡人却不得往,只能守在地面,至多也不过像你二人般乘龙而上,来到半空中浮岛而已。

“从内侧看,天幕漆黑,光照于其上不得折返,只会被尽数吞没,你先且记下此事。

“如二位所见,月亮是座浮岛。二位一路而来,也见过其他岛屿,那便是所谓星辰。月与群星,位处天穹之内,浮于天地之间,高低错落,环绕天轴转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