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避开冲突危险区(第4/6页)

因此,面对客户的质疑,正确的做法不是去重复规定这个“结果”,而要讲清楚里面的“因果”。也就是解释清楚这项规定的来龙去脉,是基于什么目的被制定出来的。要让对方知道,他之所以觉得规定看起来不合理,只是因为没有了解规定的全貌。

人很奇妙,如果只看到规定,就会很容易觉得不满,但是一旦了解了规定背后的苦衷,往往就更能谅解和接受规定。因为单看规定,只会觉得是限定,理解了背后的缘由,才能意识到自己是被当成人来尊重的。

就拿“提前5分钟停止检票”这项规定来说,作为乘客谁都希望准点发车,而要做到准点,就必须提前关上车门,做好各项准备工作。5分钟的时间预留,正是基于为乘客服务的考虑,不是有意为难任何人。把“这不是故意为难你”这一层意思讲清楚,通情达理的乘客,也就不会为难工作人员了。

再举个例子。乘坐飞机的时候,有的乘客早早登机,飞机却没办法马上起飞,就需要乘客在机舱里等着。这时有些乘客就会跟空乘抱怨说:“知道还不能起飞,那就不要叫大家先上飞机啊!让我们在候机室等,至少比较舒服吧。现在把我们骗上飞机,挤在小小的座位上,等半天都不飞,这不是活受罪吗?”

这时候,如果空乘只知道跟乘客说:“抱歉,这是公司的规定,我们也没办法。”乘客很可能就不会接受,甚至觉得这是航空公司为了提高准点率设计的小伎俩。要解决乘客的不满,就应该尽可能解释得详细些。比如以下这种说法:

“不好意思,跟您解释一下,现在天气不好,所有的航班都要排队,可是要排队等起飞,就必须是乘客已经登机,随时可以出发才行。如果现在让大家下飞机,或者是等天气好转才让大家上飞机,那就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了。所以请您配合一下,好吗?”

事实上,这种解释不需要多全面、多深入,只要提供比对方所知更多的细节即可。了解更多的细节,知道更多背后的原因,本身就是一种安抚。就好比堵车的时候,知道前面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会堵成这样,虽然丝毫不能帮你早点回家,但却可以让你没那么心烦。

+•延伸思考

很多事情,都不是当事人可以决定的。但是要让人“听天由命”,也得把这个“命”究竟是怎么回事说清楚。因为最让人抓狂的,是缺乏背景信息,觉得自己被人摆弄。一旦讲清楚大家都没办法,以及为什么没办法,情绪也就没那么激动了。

绝大多数情况下,那些让我们觉得不通人情的规定和决定,背后其实都有某种理由。如果在沟通的时候,你能习惯性地加入前因后果,尽可能补充些细节和解释,就会让别人觉得更容易接受。

别人DISS你,千万别入坑

层次高的人,

才有不跟别人一般见识的心境。

这不是妥协,而是特权。

〇•可能遇到的问题

我是个大龄单身女博士,经常有人跟我说:“女人学历高没用,很难嫁人的。”我该怎么回应呢?

常见的说法:“我至少还是个博士,不结婚又怎么了?”

更好的说法:“你会这样想,很正常。”

?•为什么要这样说

面对负面的刻板印象,或是各种职业、地域、年龄、性别歧视,不管是生气地怼回去,还是试图讲道理,都没有跳出对方的打击范围。

因为,当对方歧视你的时候,心里已经预设了你“一定会在意”。所以,如果你怼回去,他就会觉得是戳中了你的痛处,你很介意被这样说,才会勃然大怒;而如果你冷静地试图讲道理,他就会觉得是因为你很在意这件事,才会大费周章地自我辩解。

想象一下,当对方嘲笑你是“剩女”的时候,如果你反唇相讥,对方会觉得你急了,可见你也很在意嫁不出去;而如果你摆事实讲道理,说现在不嫁人其实也没什么,对方又会说:“我不过就是说说而已,你那么紧张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