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第5/7页)

这时,吴弘从包里拿出那个红木盒子,说:“李老,你别怪我。我不让小朱讲客气,他非说初次拜访您,一定要表示个心意,就弄了幅字画,说是倪瓒的真迹,我们都是外行,又不懂。反正不论真假,都是小朱的心意……”

吴弘话没说完,李老早把手中的绣花鞋放下了,双手接过了盒子。老爷子走到窗前,又开了灯,将画徐徐展开。这时,一位老太太微笑着进来了。吴弘忙叫:“董姨您好,这是小朱。”朱怀镜猜她必是李老夫人了,忙上前握手道好。董姨同他握了手,又摇摇手,指指李老。李老正低着头,拿着放大镜瞄来瞄去。大家就屏息静气,望着李老的秃顶。

好半天,李老直起了腰,反手捶捶背,说:“依我的见识,不敢认定是真迹,但也是真假难辨。好啊好啊,小朱,谢谢你,谢谢你。老婆子,你叫妹子弄饭菜,我们要喝酒。”

李老很有兴致,叫小李搬了沙发,放在院中的树荫下,说是三个人到外面去聊天。朱怀镜说想欣赏一下李老收藏的石雕,长长见识。李老自然高兴,便指着那些石狮子、石菩萨、石门墩什么的,一一说出来历。朱怀镜点头道好,却暗自想,这些玩意儿,没一件抵得上马山乡下的那块“杏林仙隐”石雕。

都看过了,就坐下来说话。李老只是谈古玩,论收藏,不再说半句王莽之,聊了好一会儿,饭菜才弄好。却只是三菜一汤,简单得很。酒却是上等洋酒,朱怀镜也没喝过的,叫不上名儿。董姨不让李老喝酒,总是在一旁说他。李老只是嘿嘿笑,不时开玩笑,说:“对领导,有时也要脸皮厚些。她说她的,我喝我的。”

董姨佯作生气,说:“你什么时候把我当领导了?”

饭没怎么吃,酒也没怎么喝,只是话说了不少。也多是李老说,谈笑风生的样子。吴弘和朱怀镜总是点头而笑。吃完了饭,李老握了朱怀镜的手,说:“小朱,感谢你啊。这幅画说不定是我的镇堂之宝啊。”

时间不早了,吴弘就说:“李老,您和董姨就好好休息。我改天再来看望您二老。”

李老握着朱怀镜的手,说:“小朱,好好干吧。我会给莽之同志打个电话。你还年轻,前途无量。”

上了车,朱怀镜说:“李老真是个实在人。”

吴弘把车子发动了,说:“是的。每次我去,他都要留我吃饭。也都是这样,让小李炒几个菜,陪我喝几杯。菜简单,酒却都是上好的洋酒。”

朱怀镜说:“李老只怕没多少文化吧?对古字画却很内行啊。”

吴弘说:“这就叫见多识广嘛。不过说实在的,你我都是外行,听他说起来就头头是道了。他的收藏是否有赝品也未可知。”

朱怀镜笑道:“哪怕就是有赝品,别人也不好当面点破。我说呀,这幅《容膝斋图》,说不定就是冒牌货。”

“不一定吧。你不听毛先生说,世界著名藏馆里也有赝品哩,台湾那幅才是假的也不一定。难得李老高兴啊,说这幅画盖过了他所有藏画,是镇堂之宝了。”吴弘说。

朱怀镜回头说:“两个小伙子还饿着肚子哩。”

陈清业忙说:“没事哩,又不饿。”

“是啊,不饿。”舒天也说。

吴弘笑道:“饿也是为革命而饿。好吧,找个地方,好好犒劳两位小老弟吧。”

朱怀镜又说:“今天李老很高兴。”

吴弘说:“是,很高兴。”

“李老的夫人董姨很开朗啊。”朱怀镜说。

吴弘应道:“对对,开朗开朗。怀镜,你回去时就在荆都停一下,找找他。李老说打电话,一定会打的。李老的话,他绝对听。”

朱怀镜点头道:“我去一下。”

舒天和陈清业不知他俩说了些什么,只觉云里雾里。吴弘将车开到全聚德:“怀镜,我俩也一起吃点儿吧。我看你酒是喝了几杯,也没吃什么东西。我是酒都不敢多喝,要开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