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约生命,远离作戏(第2/2页)

  其实每次我意识到自己身上有某种问题时,就会用尽全力去调整自己的轨道,让自己不要继续朝错误的方向前进。当我意识到自己总是为了让对方开心而去说假话时,我就再也不能允许自己继续谄媚下去。然后我的生活就逐渐变得理直气壮起来。

  二十几岁谈了几次恋爱,次次都以不同的理由崩盘,但究其缘由都是因为过多干涉对方的想法。比如一件事情谈不拢,就会一二三四五六七,一条一条摆出来,本来讲的只是事实,或对或错,或黑或白,简简单单,可对方死不认理。那时吵架之后我总说的一句话是:“不怕智商低的,就怕耍无赖的。”智商低的,可以彼此靠近,但耍无赖的就会让你觉得两个人的世界观不符合,常理解释不清楚,这一次即使回避了,下一次还会发生冲突。

  后来吵架吵了半天,才发现对方会耍无赖并不是不认理,而是嫌我态度太差,本来亲密无间的两个人,谈判起来就像是上下级关系。

  有一年过年回家,我给家里买了一个马桶智能加热坐垫,我妈偏不要。

  我就努力说服她,说这个坐垫有什么什么作用,对你们会多么多么好。

  我妈和我吵了两个小时,我脾气倔得要死,我妈就只能用痛哭来表达她的愤怒。我妈一哭,我就傻了,赶紧说:“我哪里说错了,我说的一直是对的啊,你反驳我就是了,干吗要哭啊。”然后我妈就说:“我管你道理对不对,你的态度从一开始就是错的!”

  当时我就蒙了。

  道理对不对不是最重要的,态度对了才是最重要的——这是我妈在我成长之后,又给我上的一堂极其深刻的教育课。

  有时候,道理可以不用说得太明白,只要用正确且对方能接受的态度表达自己的观点,必然皆大欢喜。

  之后公司再开会,我开始进行选择性的发言,态度与内容,都是重要的。

  小时候,因为对事物没有自己的看法,所以努力让自己看任何事物都有态度,愤青大致如此。后来慢慢成熟了,理解到即使对事物有了自己的看法,也不必一一说出来,你的态度有时无声胜有声。

  解释有两种:一种是喋喋不休,一种是沉默不语。前者令人厌恶,后者令人敬畏。当你从喋喋不休的解释,到不再用语言去解释,基本上,你的未来不会浪费时间在“解释”这件事情上,你只会选择做给对方看。

  我们可以选择性不说真话,但一定不能说假话。不说真话,可以有自己的态度;说假话,则失去了一个人处世的原则。

  听到颠倒是非的事情,不必非得骂回去,只需要“呵呵”。

  看到搬弄是非的人,不必非得去扇耳光,只需要从有他的世界里消失。

  冷漠和淡薄,是对不喜欢的人和事,最有力的反击。

  电影散场的时候,有不相熟的朋友问:“你就不怕得罪电影导演吗?”

  我特想回答这位朋友:你一定要相信对方的情商。一个都已经能拍电影的人,怎么能听不出这是为了给面子而采取的迂回答案,他只会表示感谢,而不是横生恨意。如果真有恨意,那他这一部电影之后,应该很难会有下一部吧。

  但是这些话我藏在了心里,没有对这位朋友解释,我只是冲他“呵呵”了一下。

  如果这么显而易见的问题还要解释的话,继续跟他做朋友应该会累死吧。

  当你到了我这个年纪,再细细回想过去那些令人觉得无助崩溃的时刻,多半会觉得那些事情在现在看来就是一个笑谈,你根本想不明白那时的自己怎么会那么纠结,浪费那么多时间。为了让多年后的自己给现在的自己点个赞,请珍爱自己,节约生命,远离作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