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源头 17(第2/3页)

“你妹妹呢?”

“她有一双棕色的眼睛和漂亮的黑发。和她一样。”她看着基娅拉,补充道,“除了头发和眼睛的颜色不同之外,我妹妹和我就像一对双胞胎。”

莉娜·赫茨菲尔德的脸上浮现出痛失至亲的哀伤。加百列本想在这件事上继续问下去,但他知道,这将铸成大错。于是,他抛下这个话题,让莉娜·赫茨菲尔德说说他们家在米登路庄园的那套房子。

“我们生活很宽裕,”她回答说,似乎很感激加百列及时转换了话题,“有人可能会说很富有。但是我父亲从来都不喜欢谈钱,他说钱不重要。老实说,他一辈子只买过一种奢侈品。我父亲酷爱绘画。我们家到处都是艺术品。”

“你记得那幅伦勃朗吗?”

她迟疑了一下,点点头。“那是我父亲平生第一次重大收购。他把它挂在客厅里,每晚都要坐在他那张椅子上默默地欣赏它。我父母十分相爱,但我父亲对那幅画的爱让我母亲有时候都要假装嫉妒一下。”莉娜·赫茨菲尔德的脸上闪过一丝笑容,“那幅画让我们大家都很快乐。但是它进我们家门后不久,世界局势就发生了变化。水晶之夜,奥地利,波兰。然后,就轮到了……我们。”

对于大多数阿姆斯特丹居民而言,她接着说,德国人在1940年5月10日的入侵来得有点突然,因为希特勒曾经承诺,只要荷兰保持中立,他就放过荷兰。在接下来动荡不安的几天时间里,赫茨菲尔德一家孤注一掷,开始逃亡,先从水陆再经陆路逃往比利时。当然,他们失败了。德国人入侵后的第十五天晚上,他们重新回到米登路庄园的那栋房子里。

“我们被骗了,”莉娜·赫茨菲尔德说,“与另外十四万荷兰犹太人一样。”

与处在德国军事控制之下的法国和比利时不同,希特勒决定以非军事化管理的方式统治荷兰。他把这项工作交给了帝国专员阿图尔·赛斯-英夸特,一个反犹狂热分子。他在1938年德奥兼并之后曾负责管理奥地利。几天之内,他开始陆续下达命令。一开始,一条听上去无关痛痒的命令把所有担任空袭负责人的犹太人从岗位上撤了下来。随后,犹太人被命令离开荷兰首都海牙,迁往战事敏感的海岸地区。9月,所有犹太报纸被禁止发刊,11月,所有在荷兰公务员岗位上的犹太人,包括在教育和电话通讯系统工作的犹太人被集体解雇。到了1941年1月,一条最为不祥的纳粹命令出现了。所有居住在荷兰的犹太人必须在四周之内到荷兰人口普查办公室进行登记。拒不登记者将面临徒刑和没收财产的处罚。

“人口普查办公室为德国人提供了一张人口地图,上面有荷兰境内每一位犹太人的姓名、地址、年龄和性别。我们愚蠢地把自我毁灭的钥匙交给了他们。”

“你父亲去登记了吗?”

“他也想过不去登记,但最后他觉得别无选择,只有顺从。我们住在城里最显眼的犹太人居住区中一个很醒目的位置。”

人口统计之后,德国人又下达了一大批新命令以进一步孤立、羞辱荷兰境内的犹太人,剥夺他们的财产。犹太人不准献血;犹太人不准进出旅馆和饭店;犹太人不准进出剧场、公共图书馆,不准观看艺术表演;犹太人不准在股票交易所工作;犹太人今后不准养鸽子。犹太小孩不准上“雅利安人”的学校;犹太人须将生意转让给非犹太人;犹太人须交出所有艺术收藏品和除婚戒、怀表之外的一切珠宝;犹太人须将所有积蓄存入李普曼&罗森塔尔公司,即李罗公司。那家公司原本是一家犹太人开的银行,后来被纳粹党人接管。

最严厉的法令是1942年4月29日颁发的第十三号令,它要求所有六岁以上的犹太人在出入公共场合时佩戴一颗黄色的大卫星。大卫星必须缝——不是别而是缝——在外套的左胸位置。更具有侮辱意味的是,法令规定犹太人必须上交4分钱,用来买一颗大卫星和珍贵的衣物配给限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