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女仆就应该穿女仆装(第3/4页)

“秦伯,快九月份了,我今年8岁,是不是该上学了?”

“少爷,您现再身子还没养好,上学的事儿再缓一缓吧!”

“没事,秦伯!我觉得我已经好了,再说上学应该也不累吧?”

见自家少爷这么好学,秦恒很是欣慰,而赵舰之所以这么急着去学校,是因为他想赶紧恶补一下这个时代的“常识”,而学校则是一个不怕暴露自己“无知”的地方。毕竟学生以“勤学好问”为荣,老师不但懂得多,还不熟悉你的生活习惯。

这样一来,赵舰既不用担心在向老师提问的时候,自己的语气、姿态会引起对方的怀疑,回家后还能用“在学校受的影响”为借口,一点一点的做回“自己”,当真是一个两全其美的好策略!

2周后,赵舰在一众家丁的目送下,和作为陪读丫鬟的红菱一起坐上了去往学校的小轿车。

在他的记忆中,上辈子第一次上学,爹妈为了培育他独立自主的精神,让他一个人往学校走。不过在去的路上,赵舰只要一回头,就能看到不远处自己那肩宽快80公分的老爹躲在直径不到20公分的小树后面,而他老妈则在蹲草装萝卜。

老实说,这件往事让赵舰感觉既丢脸又温馨,可惜这辈子的爹妈已经提前去了天国,因此他只能一脸惆怅的车窗外那些有爹妈陪伴的小孩,眼神中流露出一丝羡慕。

“少爷,我们到学校了。”

“这么快?早知道就走过来了。”

赵舰原本以为,自己要去的学校会是那种颇具古典风格的私塾。十几二十个孩子跟着教书先生摇头晃脑的背四书五经。但当了解后才知道,其实和他上辈子念的学校差不太多。

大唐自打开始实施“义务教育”以来,庞大的人口令需要上学的孩子特别多,因此传统的私塾教育显然已经供不上需求,于是“大型学府”开始应运而生。别看学校里学生多,但相应的老师也多。这里不但可以传授给学生更多、更全面的知识,教学条件也远非传统私塾可比,所以赵舰这种富二代公子哥也在这里上学。

一进教室,赵舰第一件事就是抢占靠窗倒数第二个座位。在他看来,这块自古以来就属于“主角”的风水宝地必须拿下。他见座位上已经坐了一个小男孩,上去二话不说掏了两块糖,和平解决了这次“领土争端”,捎带手的还拿下了后面的座位给红菱。

挥手跟送自己上学的秦伯道别,赵舰扭头跟身后略显拘谨的红菱闲聊。教室里算他在内一共40个孩子,有兴奋的在那哇哇大叫的,有第一次离开家人在那哭哭啼啼的,相较之下,赵舰和红菱算是全班最淡定的两个。

“这帮熊孩子,一个个的就不能安静点吗?”

“少爷,这样说人家不好吧?”

“没事儿,都搁那忙着闹腾呢,听不见咱们说什么。”

在心头暗自抱怨着同学们的吵闹,赵舰趁校服还没下发前,观察起全班小孩的样貌和服饰来。他虽然有些想不起来唐朝的传统服饰应该是什么,但他却记得唐朝的“开放政策”让那时的中国人就对异域服装有着极强的接受能力。

说白了就是什么都敢穿,色儿越艳越喜庆!

显然这种接受能力也随着大唐的延寿一并传承了下来。在大唐的法规中,除了祭祖、朝拜等传统活动必须身穿汉服作为“正装”外,其他时间只不要不上大街裸奔或者穿太伤风败俗的衣服,老百姓爱穿什么、穿什么。就以班里的这些小孩为例,赵舰和部分男生穿的是小西服+背带裤,另一些则穿着马褂,混搭的也不在少数。而女生们的样式就更多了,有的穿西式公主裙,有的穿女款马褂,还有一些穿儿童旗袍、头上顶着俩“包子”,简直不能再赞!

相较之下,红菱虽然有荣任班花的相貌,但身为陪读丫鬟,衣着却跟村姑似的。这让赵舰觉得有时间应该给对方弄一身“改良版”的女仆装穿穿,应该会很养眼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