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第3/8页)

冯坤有点不太高兴,盯着张店说:“或者有人就想让你留下,一辈子待在打渔张呢。”

张店在地头人休息的地方已经转了一大圈了,最后再找到这里来,就看见他们三个又聚在了一起。

张店手里拿一个西红柿,洗的干干净净的。

他朝赵永红走了过来,毫不在意冯坤和周励看他,就把西红柿递给赵永红说:“给。”

赵永红犹豫着不知道该不该接,张店便弯一下腰把西红柿放在了赵永红的碗里,然后又看了冯坤一眼,才转身离开。

张店每天下了工几乎都会给赵永红送点什么东西,有时是一杯浓茶,有时是一两块糖,有时是一杯凉凉的白糖水,有时就是各种洗干净的果子,各种不同的果子。

张店每次找到赵永红时,也从不多说什么,给赵永红她不接的话,就直接放在她身边,转头就走。

赵永红也和他谈了多少次,可张店就一副要不要是你的事,送不送是我自己的事的态度,坚持了很久。

一开始赵永红还不习惯,觉得这周围的人都用异样的眼光看他,可时间长了,不要说她,就是赵永红身边的人都已经习惯张店的存在,有一天稍稍来的晚了,大家还都会惦记着,今天张店怎么还没来。

这种习惯其实是很可怕的东西。

时间长了,连赵永红都怕了。

她自己明白自己的处境。她虽是城里来的,可在那个大城市,几乎没有她可以站的住脚的可能。她自小就守着常年患病的父亲,一家人全靠母亲一个人在工厂做工。

赵永红下面还有一个妹妹和一个弟弟,她是亲眼看着她妈的背是怎么一点一点弯下去就再也挺不直的。

她极度渴望着回城,又害怕回城。

赵永红收到她妹妹写来的信,在她下乡后,她弟弟顺利去了她妈的工厂上班,妹妹还闲在家。

赵永红妹妹年龄比她弟弟大,若按年龄顺序,去工作的也应该是她妹妹,可在预料之内,她弟弟拿下了去工厂工作的唯一名额。

赵永红的妹妹为此还写了信给赵永红,说她也想下乡了,她只有这条路可走。

赵永红知道,即使她回了城,工作的事情也是过眼云烟,她家没人没钱,就这一个名额也是争取了多久,厂子看她家可怜才给的。

赵永红有时就想,那样的家,她其实不回去,也是挺好的。

所以,在她慢慢习惯张店对她好的那一刻,她就走进了一个自我挣扎的怪圈。

她不甘心这辈子就待在打渔张了,又对自己回去后的日子更加恐惧。

赵永红低头看一眼那碗里的西红柿,只觉得红彤彤的诱人。张店好像是怕她嫌不干净,又刚刚洗过了,上面还带着点水珠。赵永红把手伸过去,拿手指轻轻一点,那水珠就变成了一个长长的小水条,顺着那光滑的果皮滑了下来。

赵永红看着那流下来后就剩下一道痕迹的水渍,被风一吹,很快就不见了。

赵永红呆呆地看着那消失的水珠,心里一阵感慨。

这大概就是人生吧。

起初完满,然后被生活蹉跎的变了形状,然后就消失不见了。

赵永红觉得自己好像越来越丧了,她在这个地方被磋磨的没有了一点点精神,甚至还会偶尔冒出就这么过一辈子其实也挺好的想法。

赵永红恍然抬起头,那一瞬间,就看见了冯坤。

冯坤正在看她,看着她发呆,看着她伸手把水珠弄没了,看着她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

就算赵永红没有说,冯坤似乎也能懂她在想什么一样。

希望是什么,是你能看得到太阳的那一刻起,能看得到火苗的那一刻起,腾腾燃烧起来的。

而在打渔张的日子,时间就像看不见一样,日复一日的重复着昨天的事,被这种机械式的重复磋磨着,早就不想再抬头去看那天上的太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