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D 来自乌龟的话(第3/7页)

我们需在秋殇时斩首献祭。

我们进行了相关仪式,向先祖父丁报告了国王的眼疾。

将有灾祸发生。有人会带来警告。

迁徙的甲骨似乎带来了诅咒;亦或是这灾祸已在中华帝国里生根发芽,甲骨的遭遇只是它的一面镜子。此时正是中国的艰难时期,如同刘鹗自己他那本叫《老残游记》的小说里所写的一样。在《老残游记》的序言里,刘鹗写道:

吾人生今之时,有身世之感情,有家国之感情,有社会之感情,有种教之感情。其感情愈深者,其哭泣愈痛;此洪都百炼生所以有《老残游记》之作也。棋局已残,吾人将老。

“甲骨诅咒”的另一个受害者是端方,他是清朝的两江总督,也使全中国数一数二的大收藏家。他特别痴迷于古代的青铜器,其中一些上佳的收藏品,如今陈列在纽约大都会美术博物馆和坎塔斯城的纳尔逊·奈特金兹美术馆里。甲骨也引起了端方的注意,据记录,每买进一个刻写在甲骨上的文字,他的花费都超过了3盎司的银子。其中一个替端方购进甲骨的中间商,是最初发现这些甲骨来源于安阳的人之一。

端方对外国人较为友好,这是广为人知的。在义和团兴起的时期,他在陕西任总督,保护了很多当地的外国传教士。外国势力平定了义和团的暴乱以后,清政府被迫出面道歉并赔款,并终于开始进行大规模的现代化革新。1905年,皇帝发表诏令,命令5名特别大使出访西方国家,考察其他国家的政府机构,回来后为如何建立本国的政府机构提供参谋。和其他大使一起,端方带着中国代表团出访了美国和欧洲。

1906年1月,端方到达三藩市,随行的还有60名侍从,以及750件行李,每件行李上都用中英文标注着“中国皇帝特派使团”。这时期还有些尴尬。美国此时通行种族隔离的法律,该法律禁止中国人入境,但时任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宣布清朝的使团获得了特别赦免。在三藩市,耶利米·W·詹克斯作为总统罗斯福的私人代表,为欢迎中国代表团发表了一番讲话:

当然,诚如我们两国人民的共识,你们也会理解,美国拒绝中国劳工入境的法律,此法律适用于今日,未来也将继续推行。然而,另外一方面,中国其他阶层的人,尤其是学者和从事政府职务的优秀官员,今日我们非常欢迎,未来也是如此……

根据当时的报纸报道,清朝的特派使团利用美国政府对其特别赦免入境的机会,偷运了至少一名中国劳工入境;这些劳工是他们在来美国的船上结识的。

这次旅程很顺利。端方的血统一半是满族,一半是汉族;有时他随身带着两张不同的名片,上面分别写着他满族和汉族的姓氏。他的外表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使团参观西点军校的时候,他裹着一件及地的皮大衣,把自己包得严严实实。当时的气温是零下四度,在西点军校,端方对自动门和马铃薯削皮机最感兴趣。他和罗斯福总统在白宫的蓝屋会面,还去参观了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美国财政部和标准石油公司。路过内部拉斯加州时,他还专门去了州监狱转了一圈。在欧洲,端方特别喜欢官员们穿的军队制服;回到中国以后,他也学欧洲的做法,穿着中国禁卫军的制服照相。

不过,他从西方带回的某些做法和习惯,在中国却不太能为人接受。1909年,他被控在慈禧太后的葬礼上有不敬表现,当局解除了他两江总督的职务。据传说,当时端方允许摄影师为随从们拍照,还让一个摄像师拍下了葬礼的一些庄严仪式。端方还允许技术人员用陵墓周围的树架起电线。端方被解除总督职务后,新的职务是担任一条新建国有铁路的监管人,这条铁路是由外国货款兴建的。这时,民众中已经开始弥漫起一股反清和反满族的仇恨情绪,1911年10月,武汉地区的驻军发动兵变,这种仇恨情绪终于爆发了。这次暴动越演越烈,涉及范围越来越广,此时清廷命令端方运送其部队前往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