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12 早期尸体现象(第4/5页)

那么,尸斑和损伤怎么分辨呢?首先,尸斑有的时候是根据死因不同而颜色不同的,但一般情况下,呈暗红色或暗紫红色;而皮下出血是根据损伤时间不同而颜色不同的,先是暗红色,然后青紫色,最后变成黄褐色。其次,尸斑的位置固定,它一定位于尸体低下未受压处;而皮下出血可以位于尸体上任何一处位置。第三,尸斑的范围很广,仰卧的尸体尸斑可以在颈项部、肩背部、腰臀部和四肢都存在;而皮下出血因为致伤工具接触面积有限,所以范围也更为局限。第四,尸斑的颜色很均匀,而皮下出血是中央颜色深而周围颜色浅。第五,尸斑的边界是不清楚的,而皮下出血的边界一般都非常清晰。第六,尸斑是没有生活反应的,而损伤的表面一般都会伴有皮肤肿胀、擦伤等生活反应。最后,法医还可以通过切开皮肤,来观察究竟是浸润在软组织内的尸斑,还是仅限于皮下的出血。

我们知道,破除谣言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谣言止于智者,爱科学才会看得见真相!

6.皮革样化

机体死亡后,一些皮肤较薄的地方,水分迅速蒸发,局部干燥变硬,呈现出黄色或者褐色的皮革样改变,称之为皮革样化。

这种尸体现象在尸体处于一个比较干燥的环境中时,经常会被发现。因为根据环境的不同,皮革样化发生的时间和程度也不同,所以对死亡时间并没有实际意义。但是,作为早期尸体现象,它同样被法医重视。

有一些损伤,会把表皮磨损,形成创面,在干燥的环境中,这处创面更容易皮革样化。一旦发生皮革样化,创面的形态就会显得异常清楚,法医也可以更清楚地看到损伤的方向、大小、作用力大小等。所以皮革样化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法医分析损伤。

7.角膜混浊

很多刑侦影视剧中,法医到达现场后,会翻看死者的角膜。很多读者对此不解,明明死者的尸斑、尸僵都可以确证死亡,为什么法医还要翻看死者的角膜呢?难道他们是看死者的瞳孔有没有散大从而确证死亡吗?

其实不然。法医翻看死者的眼睛,主要有两个目的。第一,就是看死者的眼睑球结膜有没有出血点,从而观察死者有没有窒息征象。第二,就是观察角膜混浊的程度,从而判断死亡时间。


硅藻图示相邻数字刻度相距10微米

在研究者眼里,角膜混浊也呈现出一种较强规律性改变:机体死亡后6小时左右,角膜上就会出现一些小白点,这些小白点会逐渐变大,甚至连接成片。在死后12小时左右,死者的角膜整体出现轻度混浊,但这个时候,法医还是可以透过角膜看得见瞳孔。死后24小时左右,死者的角膜上就会出现云雾状的混浊,虽然还可以勉强透视瞳孔,但是已经看不清楚了。在死后48小时,死者的角膜会重度混浊,看不见瞳孔。

所以,通过以上规律,法医可以利用这一尸体现象,进行死亡时间推断。

8.自家消化

曾经有过一条微博,说某个人的胃被自己的胃液消化掉了,问老秦这可能吗?

人体死亡后,上皮细胞和胃黏膜新陈代谢停止,失去对消化液的拮抗和胃壁损伤的修复。胃壁被胃内残留消化液溶解的现象,称之为自家消化。自家消化常见,但程度不等,一般情况下、只是胃黏膜膨胀、松软、皱襞消失、出现血管网,此时不影响观察胃内容物。也有自家消化严重到胃壁破裂的案例。所以,只有死亡后,那条微博的情况才会发生。

这一条尸体现象,对法医的作用不是很大。但是法医了解了这一条尸体现象,在尸检过程中若发现死者有消化道穿孔,就要仔细检验,分析是自家消化,还是外伤性穿孔了。防止发生鉴定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