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边的错误(第3/20页)

局长走来,于是两人便朝河边慢慢地走过去。

“罪犯作案后竟会如此布置现场!”马哲感到不可思议。

局长望着潺潺流动的河水,说:“你们就留下来吧。”

马哲扭过头去看那群鹅,此刻它们安静下来了,在草丛里走来走去。

“有什么要求吗?”局长问。

马哲皱一下眉,然后说:“暂时没有。”

“那就这样,我们每天联系一次。”

法医的验尸报告是在这天下午出来的。罪犯是用柴刀突然劈向受害者颈后部。从创口看,罪犯将受害者劈倒在地后,又用柴刀劈了三十来下,才将死者的头劈下来。死者是住在老邮政弄的幺四婆婆。

小李在一旁插嘴:“这镇上几乎每户人家都有那种柴刀。”

现场没有留下罪犯任何作案时的痕迹。在某种意义上,现场已被那众多的脚印所破坏。

马哲是在这天上午见到那个孩子的。

“所有的人都不相信我。”那孩子得意洋洋地对马哲说,“父亲还打了我一个耳光,说‘不许胡说’。”

“你是什么时候发现的?”马哲问。

“所有的大人都不相信我。”孩子继续在说,“因此我只能告诉和我差不多大的孩子了,他们相信我。”孩子说到这里还装模作样地叹了口气,“本来我是想先告诉大人的。”

“你是在什么时候发现的?”马哲问。

这时孩子才认真对待马哲的问话了。他装出一副回忆的样子,装了很久才说:“我没有手表。”

马哲不禁微笑了。“大致上是什么时候?比如说天是不是黑了,或者天还亮着?”

“天没有黑。”孩子立刻喊了起来。

“那么天还亮着?”

“不,天也不是亮着。”孩子摇了摇头。

马哲又笑了,他问:“是不是天快黑的时候?”

孩子想了想后,才慎重地点点头。

于是马哲便站了起来,可孩子依旧坐着。他似乎非常高兴能和大人交谈。

马哲问他:“你到河边去干什么呢?”

“玩呀。”孩子响亮地回答。

“你常去河边?”

“也不是,我想去哪儿就去哪儿。”

孩子临走时十分认真地对马哲说:“你抓住那个家伙后,让我来看看。”

幺四婆婆离家去河边的时候,老邮政弄有四个人看到她。

从他们回忆的时间来看,幺四婆婆是下午四点到四点半的时候去河边的。而孩子发现那颗人头的时候是七点左右。因此罪犯作案是在这三个小时左右的时间里。据查,埋掉幺四婆婆死尸的地方有一个坑,而现在这个坑没有了,因此那坑是现成的。所以估计罪犯作案时间很可能是在一个小时以内完成的。

下午局长打电话来询问时,马哲将上述情况做了汇报。

幺四婆婆的家是在老邮政弄的弄底。那是一间不大的平房。屋内十分整洁,尽管没有什么摆设,可让人心情舒畅。屋内一些家具是很平常的。引起马哲注意的是放在房梁上的一堆麻绳,麻绳很粗,并且编得很结实。但马哲只是看了一会,也没更多地去关注。

吃过晚饭后,马哲独自一人来到了河边。河两旁悄无声息,只有那一群鹅在河里游来游去。

昨天这时,罪犯也许就在这里,他心里这样想着而慢慢走过去。而现在竟然如此静,竟然没人来此。他知道此案已经传遍小镇,他也知道他们是很想来看看的,现在他们没有人敢来,那是他们怕被当成嫌疑犯。

他听到了河水的声音。那声音不像是鹅游动时的声音,倒像是洗衣服的声音,小河在这里转了个弯,他走上前去时,果然看到有人背对着他蹲在河边洗衣服。

他惊讶不已,便故意踏着很响的步子走到这人背后,这人没回过头来,依然洗衣服。他好像不会洗衣服似的,他更像是在河水里玩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