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第6/11页)

两人女人相望着,从各自的眼里,都放射着逼人的灿烂……那像是花与花的较量,是气和气的交锋,光与光的碰撞;也像高手过招,谈笑间,只是一剑。江雪笑着说:“英国有一个叫伊恩的,你知道么?他说,鞋带并不只有一种系法。”

上官说:“我不知道伊恩。我只知道泰勒。泰勒说,拾到的气味,就不是气味了。”

尔后,两人擦肩而过,仍然是微笑着。不管心里想什么,仍然是每一步都很有风度,高跟鞋的节奏一点也不乱……可是,江雪并没有立即上楼,她站在,那里,默默地望着上官的背影,像是要礼送她“出境”。

上官也觉得她背上有“蚂蚁”,她背上爬满了“蚂蚁”。这个人,就像陶小桃形容的那样,她心里像是藏着一把冲锋号,见人就“杀”,那日子,是一一刀夺的!

这时候,有一辆车开过来了,是“奔驰”。这辆奔驰车开到了她的身边,慢慢停下了。那个人从车上走下来,拉开车门,说:“上车吧。”

上官什么也没有说,这时上官已顾不得说话了。她二话没说,就上了“贼船”。这个时候,别说是贼船,就是装满炸药的船,她也是会上的!

江雪是看着她上了那辆车的。有那么一会儿功夫,江雪站在那里,心里像是长出了一把锯……

然而,当那车开出博雅小区大门之后,上官突然说:“停车。”

老刀问:“怎么了?”

上官说:“谢谢。我要下去了。”

悄没声地,上官独自一人来到了大连。

大连是个海滨城市。这里三面环海,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非常好。海边上有很多当年外国人留下的欧式建筑,那一栋一栋的小洋楼,有尖顶的、方顶的、圆顶带浮雕的,造型都很别致。整个城市看上去干净极了,街上到处都是花草、树木,天是那样的蓝,空气也好,大海就在眼前,碧波万顷,海天一色,还有那骑在高头大马上的漂亮女骑警……可上官到这里来并不是度假期的。她也没有度假的心情。她来,是参加最后一次会考和论文答辩的。早在两年前,她就悄悄地报考了大连商学院的在职研究生,学的是国际贸易。这对心高气傲的上官来说,也是不甘于人后的一种表现。

选学国际贸易,最初的时候,并不是想出国,而是想为任秋风的宏大设想做些准备。他不是要建商业帝国么,不是要走向世界么,上官云霓本是打算要好好辅佐他的。可突然之间,这一切都用不上了。不能想,一想就让人心痛。你一心一意奔着一个目标,可目标突然消失了……不过,既然上了,那就上完吧。有了这个文凭,真不行了,还可以去教学。上官就是这样想的。她也只能这样想。

平时来参加考试,只是很短的时间,考完就走。她一般都是早出晚归,中午在学院食堂吃饭,晚上住在同学家里。其实,来这里读研,也是这位要好的同学牵的线,她刚好有一套房子,两人可以就个伴儿。可这一次,要两三个月呢。况且,那同学已经结婚了,男人是个海员。暑期再住在人家家里,显然不太方便。这里是海滨城市,有很多个人办的家庭旅馆。于是,上官就在学院附近租了个地方。

上官要考的课程就剩下两门了,一门是《贸易经济学》,一门是《国际市场营销》。这对她来说,都不是太难。只是毕业论文,在答辩之前,是要费些时间准备的。

来大连,上官心里还暗藏着疗伤的念头。她是个心高气傲的人,她想一个人悄悄地躲开,去面对大海,让那受伤的心慢慢平复、痊愈。所以,来这里以后,每天下午四点,她都会带本书到海滩上来,租上一把遮阳伞,一个人坐在那里静静看海。这时候,手里的书也许会翻上几页,也许一页都不翻,就那么坐着,默默地眺望大海。那浩瀚,那渺远,那平静,还有海面上那滚滚的落日,都成了她治愈伤痛的药物了。傍晚,她也常常一个人在海边上散步。走在海滩上,望着双双对对前来度假的人们,她的心就像海浪一样,会有些起伏……这时候,她的记忆一下子就复活了。往日的情形历历在目!特别是那怀胎十月、又一下子殁了的孩子,每每想起,都使她不由得伤心落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