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 11.本能(第3/6页)



  “嗯,医生,顺着这个思路,你的下一个推论是有关玛莎的自首吧。”

  “完全正确。我们刚才得出的结论是,玛莎不大可能杀死艾利,除非她变态或另有难以查找的隐情。那么如果玛莎所言属实。既然玛莎没有杀艾利,她又为什么要编造一个杀掉陌生人的谎言呢?所以,我想,至少有七成的把握说明玛莎女士相信自己杀了人。”

  “你说的是相信自己杀了人?”

  “是的,相信自己,我的意思是,有可能玛莎没有杀人,但是她以为自己杀了人。我们先做一种假设,玛莎被什么思想所左右,造成她以为杀了人的错觉。这又派生出两种可能,一是她被什么人暗示,二是当时的情境造成了一种压力,使得她出现了心理上的错觉甚至是心理障碍。女性的受暗示性一般较男性要强,她们很敏感什么样的环境会对自己构成威胁,并且联想到一些危险的东西。很不幸的是,这些联想很可能变得不仅仅是一个联想。暗夜里一个形象怪异的影子,后面有人走路的声音,甚至是朋友一句不太恰当的玩笑都会给相当部分女性造成这种想象空间,给她们以巨大的压力。这种压力所造成的后果并不确定,比较好情况的是从此以后再也不敢走夜路了,而中等的是恶梦、神经衰弱的影响,至于严重的,就是产生幻觉,也有可能是精神疾病。玛莎在这样的情境下产生了将企图强xx自己男人杀死的幻觉也是可能的,这应该是她无意识中潜藏的本能和死的欲望共同作用的结果。刚才我还说过她可能被什么暗示,这类暗示,心理学界称为催眠。不过我认为,这一可能微乎其微。”

  “嗯,我有点理解了,那么,剩下的玛莎女士真的杀了人有多机率呢?”

  “这个嘛,我很难将它量化,不过,我想,应该会有一半的几率,警官。”

  “那么高?”警官带着怀疑的口气。

  “是的,很高。不过,你要注意,我说的也顶多是个估计。”

  “我继续说,警官。刚才我说到了因为威胁而产生了暗示,这可能源于死的本能——一种朝向自身,自杀、自暴自弃等行为都是死的本能的具体表现;另一种是朝向他人,大到战争、谋杀,小到仇恨敌视、与人争斗都是这一机制的对外表现。除了死的本能,人当然还有生的本能,我们活着需要空气、食物和水,对这种维持生命物质——还包括御寒的衣服,提供安全与保护的住房等等的追求是人类恒古不变的主题。还有使人类得以继续繁衍的性需求,它是同时作为保证传宗接代和满足快乐原则这双重任务的形式,同样属于人类生的本能。这里面有一个问题,被现代研究所忽略,那就是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本来就是密不可分的。在原始世界里,杀死你的敌人本身就意味着增加了自身包括甚至整个儿种族活下来的机会,那时候食物太少自然界的敌人又太多,杀戮是生存的象征。当人类社会进入资本主义的稳定时期,这一现象似乎只有在犯罪案件中才会偶然出现。实际上,它被巧妙地隐藏了。警官你不妨想想,激烈的社会竞争,导致一些人无家可归、流离失所,而另一些却站在其他人的头顶,享受着权力和物质的快乐;每个人在这个社会里,都要努力和他人进行文明之争,胜者抢占败者的工作、地位或者配偶,也正是这一现象的本质表现。对不起,我好像跑题了,警官,我想说的是,玛莎女士在未婚夫消失,有人要侵犯自己的时候,她的生与死的本能就会爆发,这时候,眼前有一把手枪会怎么样呢?而且,我发现这里面有一个细节恰恰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