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藏书学院(第3/5页)

而且还把家中的前途全部葬送了,至亲,包括父母兄弟姊妹和孩子,全因为一个人毁了。

这样大的惩罚力度,没人敢去做。

江尤也不想拘束人性自由,不想干棒打鸳鸯的事,但她必须这么干。藏书学院的意义比表面上去更为重要。

不管是身为女子的讲师,还是占据大半的女学生,这些人都是日后提升女子地位的基石,若是叫她们折在这一步,江尤杀人的心都有了。

在藏书学院,谁也不许动男女私情,在学校里,一个个都给她活成正人君子,在世圣人。出了学校,爱怎么折腾怎么折腾,但学院内绝对不可出现丑闻,谁敢给她弄出丑闻,她就让那人后悔一辈子。

花容不再多嘴,拿着江尤的政令便去寻孔先生了,待孔先生和朱先生看过,觉得没大问题后,再由周轩先生润笔一番,便下发给各地府衙。

花容离开后,江尤继续批改文书,各种疑难案件,各地的矛盾,都等待她去解决。

“长公主,原公子求见。”

原公子?哪位啊?

江尤被公文充斥的大脑一瞬间并没有想起这个人物。

“是,长公主,可要见他?”侍女等了一会儿,发现江尤还在批改公文,有些为难的问道。

原攸是吕国原相嫡子,侍女不敢怠慢于他。

“见吧,为我更衣。”江尤想起来了,这位原公子被她晾了两个月,她还以为原攸见她一直没动作,会来寻她,谁知他定力极佳,一直到三十万流民入天上京后,他才过来。

原攸此来,是为感谢江尤。

今天一天他都蹲在城门口,天上京一共四处城门,他每一处都去了。

三十万流民入天上京,他本以为天上京的百姓会反应很大,就如同一开始他在天上京听到的流言那般,所有百姓都会很抵制吕国流民的到来。

可事实并非他想的那样。

每个城门口都挤满了天上京的商人,还有许多是外地商人,他们都是为了在这三十万流民中挑选合适的人,雇来做工人。

天上京的雇工制度,原本原攸并不看好,因为那一堆规章制度,一看就太过于苛刻。

在这乱世,要求工人来历出身有处可寻,必须清白,没有作奸犯科的经历,而且还要求商家提供吃穿住行中至少两样,还要签什么劳工合同,保证基础待遇,对于那些无奸不商的商贾而言,不就是割他们的肉吗?

原攸在吕国时曾接触过商人,深知商人重利的本性,认为江尤这一套出手,肯定会引起强烈的反弹。

谁知如今看来,这效果竟出奇的好。

原攸跪坐在花厅之中,想着城门口的情景,他拦住了一个叫周达的商人,那商人做生意做的极广,在吕国时,他曾经见过一次。

“这位公子有所不知,以往我们手中人手不足,就只能去买奴隶,但便宜的奴隶多身体有缺,或不良于行,贵重的,又不合算。”

买个奴隶回去,也要供给吃穿住行,总不能花钱买回来,什么都没让干,就死了吧?

买奴隶的开销,加上后续养一个人的开销,算来算去,指不定几笔生意才能赚回来。

“这雇工不同,虽也需要供给吃穿住行,而且还要给月钱,但好歹不用花费大笔银钱买来,况且我们为商者一年四处乱跑,买来的奴隶一旦身体好起来,就容易逃跑,身体不好吧,这长途跋涉之苦,他们又受不了。雇工就不同了,签了合同他们跑不了不说,有合同在,我们若是去周边城池做生意,出示合同可以免除人口入城税,若财物在一路上被人抢了,或出了意外,报给官府,官府还会负责追回财物,或赔偿半数。”

原攸之前仔细过有关劳工与商贾管理的制度,他觉得此制度错漏百出,官府哪儿知道商贾是否真的是财物被抢,而不是贼喊捉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