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渝城袍哥程小爷(第2/3页)

隔空取物,这事儿对于修行者来说,其实并不算是什么,但相对于寻常人等,甚至练家子来讲,却极为炫目。

这一手亮出来,顿时就惹得喝彩一片。

而喝彩的这帮人里面,就数王档头喊得最响,嗓子都差点儿破音了。

一刀,一剑,两人对望。

刀在手,小木匠深深吸了一口气,回想起了当初与苗疆熊一刀学艺的日子,又想起了这十几年来,一个又一个偷偷摸摸练功的清晨与夜里,以及屈孟虎毫无戒心,悉心相传的那些刀法真义……

一幕幕,浮现在脑海中,最终串联成了一条线。

喝……

一声大吼,小木匠长刀如虎,气势在一瞬间凝聚而成,紧接着朝那程寒扑了过去。

程寒一开始还有几分轻视之心,但感觉小木匠面容一肃之后,却有一股狂风,扑面而来,顿时感觉冲过来的,并非是一个弱冠少年,而是头刚刚放出笼子的深山恶虎。

刀法说复杂很复杂,说简单也很简单。

它讲究的,就是一个字。

猛。

雄浑、豪迈、挥如猛虎,这才是刀法的真谛,而此时此刻的小木匠,一肚子的怒火,却正应了刀中真义。

如此猛然冲来,那程寒程小爷即便是家学渊源,又自幼天资过人,勤学苦练,却也有些招架不住。

一时间,险象环生。

俗话说得好,“剑是君子所佩,刀乃侠盗所使”,若论效率,自然刀法更胜一筹。

当时是,小木匠出刀狂攻,而程寒则挥剑抵御,经过最初的慌乱之后,他的剑法施展开来,却是连绵不绝,再加上修行的“浪里白条功”,源远流长,居然就挡住了那攻势,而且一进一退,却也有来有回。

两人刀剑翻飞,一招一式都惊险万分,旁人瞧见,莫不都心惊胆战。

认真一看,却是那“闪闪摇银海,团团滚玉轮。声驰惊白帝,光乱失青春。杀气腾幽朔,寒芒泣鬼神。舞余回紫袖,萧飒满苍旻”,精彩无比。

这两人,一个渝城袍哥会五排的红旗掌事之子,自小就有盛名;另外一个,却是不知道从哪个犄角旮旯里蹦出来的生瓜蛋子。

但他们,却拼得旗鼓相当,一时之间,竟然不知晓胜负如何。

随后,还没等两人分出胜负,那木刀木剑,却承受不住力量,纷纷断裂了去。

程寒打得兴起,问小木匠:“再来?”

小木匠翻身过去,抽出了真刀,大声喊道:“自然得分出胜负……”

若无胜负,如何能有《鲁班书》?

两人换了真刀真剑,继续拼斗起来,程寒真剑在手,无论是手感还是力道,又或者是那剑的气势,都增强几分,气势越发增强,开始反守为攻。

他压住了小木匠的刀势,然而小木匠的刀法师承苗人熊草,那镇压黔灵刀法,讲究的是一个绝地求生,向死而生的意境,所以每当程寒将要获胜的时候,小木匠的刀就能绝地反击,差点儿反杀了去。

这会儿,周围的人才感觉到了危险,这两人但凡有一点儿小破绽,极有可能就要殒命于此。

毕竟年轻人的手段并不纯熟,在这样危急的情况下,做不到收放自如,刀下留情。

就在形势即将陷入死结,两败俱伤之时,却有一记飞石横空出现,先是将小木匠的刀给弹开,随后又把程寒给逼退了去。

程寒连退几步,回首望去,瞧见不远处的月亮拱门前,有一个蓄须男子站立。

他赶忙拱手喊道:“小师叔。”

那人大约三十多岁,除了唇间浓密的胡须,几乎没有什么特色。

不过光凭他这一手飞石,就足以让人印象深刻。

那个被程寒叫做“小师叔”的蓄须男子看了这边一眼,轻描淡写地说道:“你父亲到处找你呢,湖州会馆的人过来了,叫你过去招待客人呢,你赶紧处理这边的事情,然后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