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5/16页)


街上雨暂住了,立即就有卖冰棍的女孩儿的嗓音,行人都将头从雨披里伸出来,争先恐后拥塞在十字街口,许多人便掉身往小巷里绕道。小巷恰属于被拆之区,虽未拆除,每隔五步,墙上就用黑墨画有大的圆圈,里边写着“拆”字。差不多的人家已经移居,门窗洞开,能看得清屋里墙上贴着年画和揭去了孩子的奖状、玻璃相框的白的痕迹。有几家拒不搬迁的,所谓的钉子户,门上贴着派出所限令搬迁日期的告示,户主趁机向行人诉苦,咒骂房地产商是某某长的小舅子,官商一体,将旧房折价太低,是借改造旧区发横财。一条狗就卧在一所空屋门口,一动不动,好事者掷砖头也撵不走——许多人都感动了狗的忠诚。夜郎推着车子,凡是见着还干净的墙,抬举了脚去蹬,一蹬一个肮脏脚印,要不是街上人太多,他差不多都要解了裤带去那干净的地方撒一泡尿屙一堆屎的。这种见洁白就想污染的心态,夜郎也觉得怎么会这样?便骑上自行车急驶,泥水哗哗飞溅了近旁的人,讨得一阵唾骂。不想就与迎面来的一辆自行车相撞了,双方同时倒在地上。夜郎是认得那人的,宝和酒楼的苗经理,请祝一鹤和他去吃过生猛海鲜席,临走了还送了蛇胆酒的,——忙着赔笑,要说个不是。那人爬起来瞧车子已经变形,遂大发了雷霆,训斥坐不了小车总得会骑车子吧?骑这么个烂车子还要耍威风,是越南战场回来的功臣,是给别人日下了孙子,是活烦了急得去火葬场呀?夜郎强忍着没有说话,卸下前轮在地上用脚踩正,重新安装能骑驶了,竟一把揪住了那人领口,一枚扣子也就蹦了,蹦在旁边的电灯杆上,再蹦回到水泥路台上,跳了跳,滚在脚下。吼道:“姓苗的,你骂吧!我听着你骂哩!”那人立即笑起来,装出很惊奇的样子,说这不是夜郎吗?怎么是夜郎呀?瞧我这眼睛,自家人认不得自家人了!夜郎说:“你认得图书馆的夜郎,认不得我这个夜郎!”
又是礼拜天,佛的休息日。雨没有再下,院中的那蓬紫薇还湿着,花开了一层,叶子也肥肥厚厚亮起来。戏班要做许多纸扎,小丽认识一家纸扎店的老头,老头是世传的手艺,以前城隍庙会、八仙庵庙会所抬动的“金山”、“银船”、楼阁、人物、麒麟、自鹤、莲花座,十之六七都是他家扎制,如今庙会不兴,只卖花圈,又兼营了出售寿衣为生。小丽领夜郎去的时候,老头正在吃饭,小女儿在后院的场子里立于一个石碌碡上骨骨碌碌滚动着碾芦苇。夜郎把南丁山所开的纸扎的项目单一宗一宗讲述着给老头,老头也不看他,兀自在饭碗里放了盐、放了醋、放了辣面、放了味精,又放了一勺白糖和一盅白酒搅和起来,呼呼噜噜地吃。夜郎吃了一惊,也不敢多问,说:“师傅,这是戏班要用的,你可扎过?”老头说:“不就是囚寒林的吊笼嘛,‘火爆葵花’里的旋转葵花、纸吊嘛,总不会还让扎个纸的铁围城吧?!”夜郎说:“师傅是知道目连戏的?”老头说:“看过,没演过。”夜郎落个红脸,搭讪着去和那女儿说话:“你爹这吃的什么饭,酸辣咸甜一锅煮?”女儿说:“我爹脾气不好,你可别往心上去。他一辈子都是这么个吃法,身体倒好,七十七的人了,满口牙没掉一颗的!”正说着门里进来一个小伙,老头劈头问道:“卖啦?”小伙说:“没有。”老头说:“不是说得好好的,怎么就不卖啦?”小伙说:“不是我不卖,是人家不买??他撸了我,我也得撸了他!我得去寻王魁了,上个月见王魁,王魁就让我给他揽生意??”老头说:“这年头啥人都成经理了!”小伙说:“王魁说了,如果谁需要,割某某的耳朵,卸某某的腿,他绝对于得漂亮的。”老头骂道:“你人黑道呀?!”夜郎莫名其妙,悄声问那女儿怎么回事?女儿说,前日有人到他家,看中了一把太师椅子,要买的,说好了第二天来一手交钱一手取货的,可那天晚上他却动手把断了一条腿的太师椅子重安了一条腿,还刷了一层油漆,人家来了却不买了。原来那椅子是明代的红木家具,人家是文物古董商。那女儿说罢就也骂了:“你还去找人家什么呀?丢人死了!我要是人家,你就是不要钱给我,我用那生炉子呀!”小丽忙给夜郎使眼色,两人退出来。小丽说:“你看清那小伙吗?”夜郎说:“孬种小白脸。”小丽说:“他是这家未婚的女婿。你知道这人是谁?”夜郎说:“谁?”小丽说:“就是不认再生人的,戚老太太的小儿子。”夜郎叫道:“你怎么不早说?!”要返回去再看。小丽一把拉住,说:“你也是个神经病!那有什么看的?”夜郎才作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