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一地鸡毛(第4/8页)

他就红了脸,嗫嚅道:我是方玮的爱人。

叔叔或伯伯就“噢”一声,然后说:是方家小三的女婿呀!

这些首长对他就失去了兴趣,“噢”一声之后就不再说什么了,他现在和这些首长打招呼时,他们也就礼节性地和他点点头,该忙啥就又忙啥了。

刘双林多么希望自己能够真正走近他们,哪怕说些家常话也是好的,这样的场面一直没有出现。

自从方部长患病之后,在业余时间里,经常有人来看方部长,那些日子,每次晚饭后,大都显得挺热闹。他们围着方部长嘘寒问暖一番,然后,就问一些家里的情况,打听完老大,又问老二,最后就问到了身边的方玮,说到方玮的时候,人们不能不关心地问一下刘双林的情况,人们总是这么问:老三的女婿,哪的人呀?

他就回答了,他回答的时候,脸就红了。他先说到省、再说到市,其他的他就不好往下说了。

叔叔或阿姨接着又问,父母是干什么的呀?这时,他的脸就更红了,支支吾吾地,一时不知如何回答。

方玮就在一旁说:小刘是农村的,他的父母是农民。

众人又齐齐地“噢”一声,算是知道了。别的就不好说什么了,忙岔开话头,说一些别的事。比如,谁谁家的小子,当了团长了,或者谁谁家的姑娘去了国外等等。他们说的这些人,当然都是大院里的这些孩子。

方玮的母亲孙阿姨,这时的脸色是阴沉的,她似乎有许多不开心的事,望一眼刘双林也懒得理他。刘双林就有了一种被遗弃的感觉。这些人说的都是大院里这些孩子小时候或成人之后的事,在他听来完全是陌生的,他想插嘴又说不上话,就那么难受地在一旁坐着。偶尔起来为这些叔叔端茶倒水,他们的目光也不再注视他了。最后临告别时,说一些大吉大利的话,听得方部长呵呵地笑。然后他总要和方玮一起把客人送出院子。

分手时,那些叔叔阿姨就冲方玮说:小三,这次调回来了,以后就方便了,多到家里去玩。仿佛他们眼里只有方玮,而没有刘双林这个人。

那些日子,刘双林的心里就很郁闷,怎么也高兴不起来。两人回到房间后,刘双林把小窗子打开,倚在床上抽烟。

方玮一边挥手一边说,烦死人了,要睡觉了,还抽什么烟呢?

平时方部长家里,没人抽烟,方部长又病了,孙阿姨明确交待过,是不允许吸烟的,有时他犯了烟瘾,只能跑到院子里,深深地吸上两口,跟做了贼似的。方玮这么一说,他忙把烟熄灭了。

在师里的时候,那时两人隔三差五地生活在一起,刘双林还没觉得方玮有什么。因为那时,方玮不停地值夜班,一周只能回来两三次,平时白天都上班,两人谁也见不到谁。每次方玮回来时,刘双林把饭做好了,就是洗脚水都准备好了,那些日子,现在回想起来是很幸福的。

自从调回到军区后,在刘双林眼里,方玮似乎变了。两人关在小屋里也交流点什么,可没说两句,就说不下去了。因为两人说话的本质和内容,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他说:机关里这次又调级了。

她说:爸爸的身体真是一天不如一天了。

他说:你爸和司令部的人熟不熟,能不能说句话,我要是提前晋一次级,就能申请到房子了。

她说:房子有什么用,别忘了咱俩调回来是照顾我父亲的。

他说:有房子住也不影。向照顾你父亲。

她说:你就死了那份心思吧,我爸都这样了,就是他不这样,也不会为儿女的事走后门的。

他说:你爸爸这人真难琢磨。

她说:他不是你爸,你当然不了解。

他说:真没见过这样的人。

她说:那是你少见多怪。今天晚上这些叔叔、伯伯,有谁为孩子走过后门。平时你们以为我们这些高干子女都是靠父母生活,那你就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