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第2/4页)

郦昭容心神巨震。

她是聪明人,一句提醒,便可了悟通透。她错愕着,眼中映出何容琛拂袖而去的影子,久久不动。

宫内权柄最大的何德妃,与最受宠的郦昭容,在宫道上争吵,引燃了其他人看好戏的心。

此事亦被人密报给了萧道轩。联想到毒害皇嗣一事,萧道轩不禁怀疑,此事何容琛是有所纵容。他震怒之下,收回了重华殿对大皇子的抚养权。

何容琛整个人如被抽了主心骨,慌得她外衣都来不及披,赤脚披发赶去御前申辩,字字泣血。

----

郦清悟在这片识海中,走得快,看得也快。到这里时,他忽然不知该生出怎样的心情,面对曾经的父母。

或许是分别得太久,也就更为遥远。

其实他小时候,也是本能地排斥其他“娘娘”的。在儿时天真的世界里,父亲是独有的,母亲是独有的,为什么还会有其他“娘娘”来干扰他们?

渐渐长大了,听父亲对母亲无奈说,为君者,一举一动不由自己。要待她们有恩泽,朝堂才不至于猜忌。那时母妃听后笑了笑,有点苦。“我知道,所以不曾怨过你。”

那时他才恍惚明白,这幸福背后可能是许多人的孤独。

而今看到何容琛,更是能感受到,因君王独宠一人,而将这爱宠,建立在了压抑其他妃嫔之上的残忍。

勾心斗角,也许错的并不是妃嫔,也不该由她们背负骂名,这样的不公。

****

秋夜寒凉,萧道轩在紫宸殿内批阅奏章,何容琛在殿外苦跪不息。

宋逸修挑灯花的间隙,萧道轩淡淡问了句,她还在跪着么。

跪着,五个时辰余三刻了。

宋逸修手下的灯花噼啪爆响,他的声音隐于跳跃的灯花下,不疾不徐,亦不平静。

他说德妃入宫已六载,在那些诡谲算计中,她至少磊落。他说陛下也知顾奉仪是何等性情之人,德妃被顾奉仪托孤,必然有其……

你欣赏她。萧道轩打断,灯花一跳,他掀起眼帘,隔着光影问道。

宋逸修收回挑灯花的手,不再言语。他还是有所保留的,而萧道轩依然敏锐。他理了理手边奏章,说,欣赏岂是臣等敢非分的,她毕竟也是从东宫出来的老人了……这柳元培的奏章,有两个错别字。

他的话含了劝诫之意。萧道轩搁了笔,良久,才道,去给她加件衣裳,念她一片真心,让她把大皇子抱回去吧。

已经是后半夜了,何容琛瑟瑟发抖地跪着,紫宸殿门忽然被打开,内里的明亮烛火,将外面漆黑辟出了奢侈的光明。在这光明中,宋逸修手中挽着衣服向她走来,披在她身上,又自作主张,递给她一个手炉。

“陛下圣谕,念德妃一片真心,送大皇子回重华殿。”

何容琛心中一宽,软坐在地。宋逸修向她伸出手,他背后的光,更亮了几分,几乎灼人。

-----

谢令鸢看着何容琛伸出手,在紫宸殿的灯火前,两手交叠,宋逸修将她扶了起来。

那一幕双手交叠的剪影,不知怎么,深深映在了谢令鸢眼中。

也在此时,她听到身后的马蹄声。她警惕地回头,却看到了黑夜中堪称明媚的颜色——

那人一袭黑衣,乌发高束,他头顶是冷寂的月光,身上是秋夜的霜色,骑在马上,目中映出她后,倏然一亮,似是放心了的模样。

谢令鸢也长长的松了口气,终于把素处仙君这尊神等过来了。

太后的识海,太过磅礴厚重,她难免有力不从心之感。多一个人来作伴,都是好的。

忽然又察觉此情此景,郦清悟来的不大是时候——何太后正在回忆他亲娘的傻白甜呢,他来就看到,这种谜之尴尬是怎么回事?

郦清悟纵身下马,那马看到谢令鸢还倒退了两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