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第2/4页)

萧怀瑾进到屋子里,解了外套搭在门上,脱光里衣,便进了药水里。老邱出门忙活着做饭,不时进来添一点热水。加完水出门时,他错眼一瞥,萧怀瑾的衣服掉到了地面上。

那是里衣,他替他将衣服拾起来,一卷黑色的帛却落到了地上滚动,缓缓卷开。

老邱愣了一下,因那黑帛一眼望去便知质感极好,庄重深沉,他将黑帛拾起来,赫然入眼的几个大字却如惊天霹雳,吓得差点让他拿不住——

以柳不辞进位大将军加侍中、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别置尚书并州大行台。

“……”老邱再怎么不懂高官们那些事,尚书大行台却是不会不知道的。

这几百年来战乱频繁,大行台也就成了屡见不鲜的存在,不少位高权重之人带兵出征,都会在驻地设临时的尚书省,等同于权力班子挪到了驻地,代表着中央朝廷,发出政令与长安朝廷无异!

柳不辞……他他他一个八品副尉,怎么可能有这么烫手的诏书?!

老邱第一反应这是柳不辞捡来的,随即又否决了。首先圣旨上写明了是柳不辞,其次并州这里设大行台很正常,前朝就有高官出征来此。再次,假若诏书丢了,那并州绝不是如今的模样,早已人仰马翻,掘地三尺了。

这诏书唯有一个可能,它是柳不辞随身携带,并从未公示于人的。

老邱一时也糊涂了,想不通柳不辞为什么不拿诏书出来,还要屈尊做个八品副尉——大将军啊,录尚书事啊!

难怪他总觉得柳不辞不是普通人家出身,无论是言谈举止抑或行事交际,都透着股子富养的派头。这年头高官权贵世家子弟,都喜欢这么体察民情吗?

可组建大行台……其他的班子成员呢?除了今天那个面瘫流民(贵公子出身的陆岩:……),柳不辞身边就没有旁的人了啊,那这要怎么建临时行台?

以及……柳不辞究竟是什么身份?

无论实情究竟为何,老邱勉强镇定地将黑帛放回柳不辞的里衣中,将里衣挂回门上,走到外面差点被锅灶绊了一跤,心中却是隐隐雀跃起来。

他看到希望了。

……那个深埋在他心底多年,让他背负无比深重罪恶的秘密——那场关乎延祚四年互市背约的秘密,他本以为将被自己带入坟墓,真相永远被掩埋在朔方寂寞的漫天黄沙中,未想到,老天果然是有眼的,这世间是有公道的,居然将一位带着大行台诏书的人,送到了他的面前!

既然这是天意,那么他决不能辜负天意。他要想办法将这个秘密,透露给柳不辞,至少,给当年无辜死去的民众一个交待。

********

傍晚的雪下得越发肆虐,朔方城外的客栈却依旧热闹不减。

屠眉等人有惊无险地拖着刘半仙回房,好在没人在意他说了什么,民众们都沉浸在晋军退敌的喜悦、以及西魏又要卷土来犯的隐忧中。

房间里,郦清悟关了房门,两刻钟之后,三个人出现在他房间里。

一个人穿着兵营劣质粗糙的皮甲,另外两人倒是换上了清爽的白色隐纹衣,对比十分滑稽,郦清悟转身看了一眼,忍不住带了点笑意。

他很少在“四余”面前表现出情绪来——忘记是谁教过他还是自己总结的,情绪是别人洞察你、控制你的弱点,他就慢慢学会控制自己了——因此几个下属都颇为诧异,猜测他大概心情实在很好。

他关心了下他们的近况,穿劣质皮甲的罗睺委屈道:“属下跟着他投入安定伯军下,就被分去操练了,和他分了开。”

这个“他”指的便是萧怀瑾了。罗睺的委屈简直都要淹没了他们,只不过面上压着——一路跟着扮作流民保护主人的三弟便也罢了,在羊腚山遇到山匪、西关口偷袭王子时奋勇相救也就罢了,居然现在在兵营里,跟着一群刀都使不利落的新兵蛋子操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