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第4/6页)

两国谈判这码事,都是主官定基调,下面的官员具体谈好了,分别给主官过目,行就签,不行就再谈。主官也就挂个名头,基本上不必亲自出面。

所以两国共一百多个大臣,分成十几个部门,在南衙门吵得面红耳赤寸步不让。

垂拱殿旁的偏殿里,谢令鸢和睿王爷分别坐等,一旦有决意不下的条款,双方臣子各自送来,请他们定夺。

“看来是鸿胪寺礼宾院安排不周,睿王殿下对下榻之处不适,特意要来宫里候着?”谢令鸢命宫人给他上了茶,加了盐巴豆蔻的茶香回荡室内。

睿王爷端起,品茗一口,笑道:“本王在信里就说过,久不见娘娘,也想叙旧。今日惠风和畅,晴光正好,是畅叙胸臆的时候。”

其实他本来在下榻的行馆等候就可以了,但国师要进宫,他才借故前来。反正北燕行事向来肆意,以前和谈,也常常是主官相对而坐,这没什么。

换了其他女子,听了这番话,少不得要脸红羞怯。可谢令鸢对他的调情反应很平淡,简直是不解风情:“看来殿下对落马和掉坑之旅,一直念念不忘呀。是还想本宫再帮你回味一下?”

她目若点星,笑意盈盈,配上额间兰花,看起来真是十足明媚,说的话却暗含了十足的警告意味,让睿王爷既心有余悸,又忍不住心旌神荡。

垂拱殿是前宫,乃御前侍卫可以行走的地方,郦清悟在此出入行走,比后宫更方便,此时坐在不远处,向睿王爷冷冷瞥过去一眼。

睿王爷亦感受到了他的冷淡目光,回视过去。

隔着大厅,二人目光交锋。

那一瞬间,睿王爷忽然觉得他的目光变得深邃——

好似沉静的黑,深深的漩涡,具有摄人心魄的力量。

睿王爷感到自己心神好像被迫打开,流水一样外泄。

他暗道一声,不好!

可是,他目光却仿佛被吸住了,怎么也无法收回!

他额角滑下冷汗,千钧一发之际,他身后的国师有了动作,上前一步。

空气中,忽然发生了碰撞。

谢令鸢感到一阵微风刮过,她的披帛铺在地上,被微风掀起一角——

垂拱殿内,哪儿来的风?

她看向郦清悟,他已经收回视线,但目光转向了北燕国师。国师亦望向他。

他方才对睿王爷用了【窥斑见豹】——“窥一斑而见全豹,睹一目而晓神思”,想探一下睿王爷心思,被北燕国师察觉,施法挡了回去。

他和国师对视,神色淡淡,目光如静水无波。可空气却仿佛化作了锐矛、尖刀。

谢令鸢无意瞥见案上的茶杯,茶水竟泛起圈圈涟漪,鸡翅木花架上的墨兰花叶,也在隐隐颤动。

……这是和国师打起来了啊!

赶紧的,谢令鸢开了星力“五行之木”护身,郦清悟和北燕国师神色如初,却已经暗中斗法几个回合。

可明明是较量激烈,垂拱殿内却死一般的寂静。

分明每个人都知道发生了什么,那温和的假象,也如薄冰,隐隐出现了裂纹。

在这一触即发的气氛中,南衙门的大臣又吵崩了,跑来门口汇报请示,打破了殿内的剑拔弩张。

和谈进展得并不顺利。

北燕虽然战败,但优越的心态难改,面对晋国突然的强势,不免酸讽嘲笑。两边大臣又各守着自己的底线寸步不让,言辞里免不了一些夹枪带棒,逐渐也就激烈起来。

这时候,本该德妃和睿王爷出面安抚,可二人已经在垂拱殿暗中较起了劲儿来。

听到南衙门奏报的消息,垂拱殿内暗流汹涌的气氛,又粉饰回了太平样子。

睿王爷微微眯起眼,看向谢令鸢,只见德妃听了奏报,不卑不亢道:“胜者为大,我国六万大军正陈兵五原郡、云中郡边境,还望贵国认清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