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辞旧迎新线索渐明(第6/8页)

管家收礼收得手软,账房记账记得手抖,前厅的下人们收赏钱也收得合不拢嘴,唯独苦了灶房,昼夜不停地煨着美食,一天十二个时辰没熄过火。

直至初十,府里的客人才渐渐少了,但西岭月一直没见到想见之人,难免失落。

用过早饭之后,她琢磨着想去福王府串门,可还没找到机会开口,府里又来了两位客人:一位是老朋友白居易;另一位年约而立,样貌周正,身材瘦削,一副儒雅文士的模样,看似与白居易十分交好。

不等西岭月猜出他身份,郭鏦已经点破——元稹,元微之。

去年九月,西岭月等人刚到长安,正为了“殿下”和“阁主”的身份而头痛

时,郭鏦举荐了丁忧在家的元稹前去洪州滕王阁,寻找与之有关的线索。如今一眨眼四个月过去了,康兴殿下和滕王阁主的身份已经落实,其背后的阴谋也被西岭月等人勘破,元稹走这一趟的意义便不再被寄予厚望。

但他既然赶在过年时回到长安,还亲自登门复命,可见是查到了有用的线索。郭鏦连忙将人迎进府里,也不避讳西岭月,直接问起了详情。

元稹如实回道:“下官接到郭驸马的指示,不敢有片刻耽搁,立刻启程赶往洪州滕王阁,在那儿发现了一件事……”

随着他的一番话,众人被带入了情境之中——

元稹抵达洪州时正值冬月初,天气阴冷潮湿,而滕王阁建在江畔,楼高风大,又因年久失修,更加人迹罕至。

皇家楼阁本不对外开放,是元稹自称仰慕王勃文才,想要出资翻修滕王阁,才得到刺史允准入楼三日。

头两日,他将整座滕王阁仔细看了一遍,并没有任何发现。到了第三日,洪州突然下起暴雨,他返程受阻被困于楼中,只得在第一层的大堂里草草歇了一宿。

待到晚间起夜,他路过大堂南侧,忽然发现南墙上的七块石壁有些蹊跷,似乎在烛火的照耀下凹凸不平。可他徒手一摸却依然光滑,定睛细看,才发现那石壁并非凹凸不平,而是写着四句话:“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有趣的是,

他前两日白天来此,并没有看到这些句子,唯独今夜手持烛台路过此处才发现。为了证明不是眼花,他特意等到翌日清晨又去查看,果然那四句话已经消失了!

至此他才确定,南墙石壁上的句子是用特殊的药剂所写,唯有夜晚才会在火光之中显现,白日里是瞧不见的。他认定这是先人留下的一个暗示,便苦苦思索着其中玄机:句子是写在南墙上,墙上有七块排列奇特的石壁,“翼”和“轸”两个字分别写在西南角的两块石壁上。

蓦然间,他想到了一条线索:翼宿和轸宿都属于南方七宿,恰好位于七宿的西南角!这会不会是一种暗示,关键线索就是南方七宿?

于是,他试着按照南方七宿的方位依次敲击:井宿、鬼宿、柳宿、星宿、张宿、翼宿、轸宿。他从东北角的石壁一直敲到西南角的石壁,终于发现了其中的玄机!

只见面前的七块石壁突然向四周移动,露出藏在其后的一整幅《滕王阁序》,是用隶书所写,唯独其中几个字是楷书,不仔细看根本看不出来——

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

懿范,襜帷暂驻。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