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第4/5页)

这个不错,不是说是灵木,只是相比起其他的,在这个富含灵气的地方生长久了,会有更大的几率变成灵植。

那些现在种植着各种吃的,到后面不缺吃的了,迟早也会被各种有机会变成灵植的物种占领。

苏茴调整了一下阵旗,一片花生就这么浮空飘了起来,然后泥土先落下,调整了一下高度,一刀切,花生掉落地上,又被“吸”到了中间,苏茴走进去把花生装进袋子里,还停留在半空中的花生面落地。

这样放着不管,一段时间后,就会被这个空间吸收。

至于这些花生,苏茴拿到了一个泛着微微红光的区域,这里的热度比其他地方高,原本应该是种植着火属性的灵植的,现在变成了她的烘干区。

放到这里,几天过后,这些嫩花生就会变成干花生了,收花生,就是这么简单。

跟她在芥子空间的轻松烘干不同,现实里,已经下了半个多月的雨了。

每到夏季,就是一年中最常下雨的时候。

因为常下雨,家家户户都有雨衣,有的是用油布做的,有的是用化肥袋里面的透明薄膜做的,还有的就是用稻草编织的、粽叶做的。

苏茴家原先没有雨衣,分家的时候没有分,自然也就没有,雨伞倒是有一把,是用油纸做的。

他们家没有要下地干活的人,冬天偶尔下雨了,只要有伞撑着去上课就好了,雨小的话,雨伞都不用。

现在常下雨,张卫国还是常往外跑,下雨也挡不住他在外跑的心,雨伞没有,但是芭蕉叶和香芋叶有很多,小孩子几乎个个都顶着片大叶子在外面嘻嘻哈哈。

苏茴注意着他们身体,让他们湿了衣服早点换,没有着凉生病的趋势是不管的。

不过赵夏兰在知道她家没有雨衣后就约定一起做一件。

她家的两件有些旧了,该做新的了。

苏茴想到她说要自己做,就去弄了几个化肥袋子回来。

化肥很难买,化肥袋子村里也没几个人有,也是一样稀罕的东西了,但是在镇上,花钱还是能买的。

解开裁好,就是一件雨衣了,苏茴一口气做了五件,足够一人一件了。

赵夏兰没舍得花那个钱。

虽然钱不是很多,但是她宁愿拿那些钱用来买几颗糖给孩子吃,做雨衣只是耗费些功夫,反正下大雨的时候没办法做其他的事,闲着也是闲着。

她好不容易花了半个月编织了一些,没做成雨衣,变成了屋顶。

最近一直下雨,屋顶漏水了。

她家是村里最常见的那种房子——以石子打基底,黄泥砖砌墙,稻草木板做屋顶。

瓦片只是在最主要的部分有些许而已。

赵夏兰抱怨:“肯定是开春的时候没检查仔细,这才漏水了,今年还没下大雨呢。”一直断断续续的下小雨中雨,现在就小漏的话,下大雨那就要大漏了。

那习以为常的姿态让苏茴默了。

赵夏兰继续编织,一边跟苏茴闲聊:“不过看这天气,下大雨也快了,到时候不知道能不能撑住,上年不是刮大风吗,我家的屋顶差点都被掀走了,今年应该不会了,重新加固过,请人花了五个鸡蛋。”

苏茴一时之间不知道该怎么搭话。

她慢吞吞的做着针线,吃的跟上去了,小孩子本来就在长身体,现在放大一些,估计秋天穿就正好合适。

她现在做的是有些微瑕疵的瑕疵布,这种布可遇不可求,赵夏兰刚看到的时候还羡慕了一会儿。

不要布票,价格还便宜不少,那点瑕疵算什么。

苏茴默默的听着,这布是她卖野猪肉的时候换来的,在供销社,她就没看见过便宜的瑕疵品,早就被售货员内部消化了。

张安国在旁边帮着赵夏兰打下手,递递东西之类的:“兰姨,你家里还漏水吗?”

“漏啊,不过只有两处,也不多,用盆接着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