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第2/7页)

她另外招了两个人,在旁边新起一间屋子,专门负责酱料的生意。

曹燕红动力十足,她现在可是拿着两份工资的人了,她现在每个月不算奖金,工资就有一百多,比那些个正式的工人工资要高得多,刘晓怡和陈柳的薪水也同样让她们满意,工资加上奖金,根本没考虑过离开。

虽然这份工作说是不好听,但谁干谁知道,来了就不愿意走了。

她们在有货到的时候是忙碌了一些,但不是时时刻刻都有货到的,在其余时候她们就比较悠闲一点,就是忙碌她们也是甘愿的,就怕忙碌了一通还没有回报,现在她们的付出都是有回报的。

同样有回报的还有吴胜海,他直接跟苏茴联系上了,然后就同样成了一个代理商,他代理的部分在首都更北的地方。

那里还有一片广袤的还未开发的□□,等着他去占领。

对于他这种情况,又跟曹燕红不一样,曹燕红那边苏茴是已经把其余的都处理好了,她只要按照规定来做就可以,吴胜海那是完全要靠他销售门路,运货渠道等等全部靠他,苏茴也不管他是怎么做的,给他一个批发价,拿多少就收多少钱,品牌不改,他要卖多少都是他的事。

他个人一开始做的不大,不过一直在提升。

一开始,他把自己的全副身家都砸在了这上面,然后他不声不响的就成了万元户。

不过他这万元户很低调,根本没声张,他媳妇都没告诉,更别说家里人了,他在家里是不受待见的,他的媳妇孩子也受了不少的委屈。

他挣了钱之后,不敢立刻告诉媳妇,怕出什么状况,也没有立刻改善家里的条件,而是继续把钱全部砸在了上面,这要是亏了一朝回到解放前,又要从头再来,他一点余地都没给自己留,所幸,上天对他还是不薄的,就跟他想的一样,这是一片兴旺的市场。

他的万元很快就翻了倍。

他这才拿出了一部分买了房子,把妻子女儿接到了那里,不用再寄人篱下。

是的,哪怕那是自己亲爸妈家,过得跟寄人篱下也没多大差别,那已经是他弟弟的家了。

搬出来之后,他才把他做的事完完全全的告诉媳妇,责怪是有的,不该瞒着她,不过看到他这成绩,他媳妇也跟他一起踏上了这条道路。

孩子大了能上学的上学,还小学校不收的就送去托儿所,夫妻两个一起拼搏,共同承担风险,日子也过得有声有色。

“哐当哐当——”

火车规律的前进。

在这个车厢里的人全都拿着书本,要么彼此默契的压低了声音交谈。

他们一行人是去南方特区调研的。

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买的都是卧铺票,这一路上坐着或者是站着太辛苦了,他们需要养足精神,在到达的时候才有充足的精力做调查。

对于有卧铺票,老师还好,他们早就知道了,学生就表现得惊喜了,他们还以为他们出行会是坐票。

现在的学子中还是穷人比较多一些,在这一行8人当中,论经济实力的话,张卫国可以当之无愧的说,他家现在是最好的,毕竟买房子几十万,他妈妈说拿就拿出来了,也有两个人出身不差,家里都是干部家庭,还有一个家里是高知家庭,父母都是高级知识分子,还有一个在以前是会被人歧视嫌弃的资本主义家的孩子,他的经济实力排第二。

剩余四个就是普普通通的工人子弟,农民子弟的话也有,但是少,能够考上首都大学的,除去天分和勤奋之外,还有一个限制,那就是一定的家庭经济,实在穷的,根本就不会送孩子去上学念书,他们连上学的机会都不会有。

让他们惊喜的是卧票一般人买不到,因为它不卖,不是出任务的工人,就是干部才能买得到。

一开始的新奇过后,他们就继续学习了起来,他们要掌握的还有很多,这样到了目的地才能充分的利用时间了解自己想知道的,而不是浪费在一些之前就能知道的事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