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第3/6页)

其实他并不想要这种进步的,他感觉自己在向谢睿和林荆南的方向发展,他并不想要这种发展。

谢睿还是老样子,是一个以挑剔出名的黄金单身汉,林荆南已经相到了一个愿意发展的对象了,这算是欣慰的一点,不然总感觉他们几个受了诅咒一般,一直相亲,都遇不到自己喜欢的。

相亲一次两次还好,多了之后,真的容易心生厌倦。

用林荆南的话来说,如果不是自己还想找媳妇的话,听到这个词就想要吐了,天天在家被他妈念叨来念叨去,耳朵都要起茧子了。

他的对象是他们学校新来的一个老师的妹妹,年纪比他小两岁,同样是老师,不在同一所学校,但是距离不是很远,知书达理,对方的父母都是老师,下乡过的,她自己也是做过几年的知青,有共同的话题,还有相似的经历,能吃苦耐劳,长得也很可爱,眼睛大大的,很符合他的要求,见了一面吃了一顿饭,林荆南就主动出击,去邀请人家去看电影了。

现在两个人正和和美美的处着。

张卫国面前的人看起来挺符合他的要求的,他提出的,个子不能相差太大,长相水平差不多,另外还有相似的学历,能谈得来等等,但是这些条件都符合了,却没有感觉,对方并不是不好看,也不是没有共同话题,但就是少了点东西。

找对象这件事情果然很难,感觉知道妈妈不帮他们找对象的原因了,找一个都这么难,妈妈帮找4个,要耗费多少时间啊。

为了准备考试,张安国和张定国都瘦了。

没办法,学习压力大,吃的跟上了,但消耗的也快,加上还有精神压力,可不就瘦了吗?

万幸的是,付出是有回报的,在他们几乎废寝忘食的努力下,张安国是以他们系笔试第一的成绩被录取成为了研究生的。

张定国的成绩也过了初试,出国公派留学的名单先跟考研的一波一起筛选,之后再进行第二轮更仔细的筛选,第一轮不过关的话,如果没有什么意外,就没有机会出国留学了。

想要出国留学的人不是很多,但也不少,大部分人会选择直接工作。

因为参加高考的除了应届生,很多都是之前遗留的知青,他们的年纪已经不小了,很多人都已经有妻有子,有了家庭,没办法说走就走,参加工作的话,他们立刻就能拿到工钱,开始养家,作为学生的补贴,大部分都只够他们自己花用,没有办法节省太多给予家庭,所以有些人即使知道出国留学,去学习更先进的知识和技术,会对他们的未来更有益处,但为了当下,也只能无奈的选择放弃,剩余一部分就是家庭没有压力的,也没有迫切立刻工作的,又想去外面的世界学习见世面的,他们这一批数量就相对比较少了。

他们能够提交档案,参加这一次考试,面上的背景都是没有问题的,接下来要看他们的笔试之后,看成绩排名,再深入考察他们的家庭背景,看看是否能够获得这个珍贵的名额。

他们是要培养人才,培养人才的目的是想要他们回归祖国,回报祖国的,但是有的却会一出国,就留在国外不回来了,他们不仅没有学到新的知识,还流失了人才,得不偿失。

所以政治背景过关之后还要看他的家庭,看他是否有足够的羁绊,让他不会放弃国内的家、国内的户口,学成之后选择回国。

政治背景这一关张定国没问题,笔试也过了,不过在第二关的仔细筛查中,出现了一些波折。

因为他的母亲。

对于张安国张定国他们几兄弟,在老师那里都有印象,因为兄弟全都考上了名牌大学这种事情还是很少的,而且年纪小,成绩又这么好,足够让他们印象深刻。

他妈妈去做了生意这件事情也不是什么秘密,稍一打听就知道了,那时候张卫国他们去调研,还去了他妈妈的厂里调查,当时还有印象,她的厂子格外的干净,坚持公共卫生等等,给当时的老师和同学留下了一个不错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