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王谢堂前飞凤凰(第4/6页)

“祖父,您这舌头,还有什么尝不出来的,孙女儿想了三天,您这不到三口就都吃出来了,还有什么意思?”图恩跪坐在绣花软垫上,一摇一晃,包包头上珠花叮铃做响。

“还有没尝出来的不是?”

“不知道祖父是不是为了宽我的心?”图恩嘟嘴。

这也是隔代亲,若是儿子、女儿在郗愔面前这幅小儿情状,年轻的郗愔不会觉得可爱天真,只觉得不懂礼节。可偏偏此时郗愔已经六十了,儿孙满堂,偏偏孙辈没有孙女这样亲近他,可不让图恩捡了便宜。

“祖父再尝尝这个。”图恩指了指另一盘方形糕点。

“这个好,猪油、米粉、饴糖,对不对?”

“祖父都听我求情了,怎的还一口气报出来,孙女儿不要面子啊?”

“小小一个人,学说大人话,狭促。报出原料有什么用,你这丫头做的,几十年的厨娘都还原不出来,生得一张巧嘴,日后也当加入富豪之家。”

“我可不想嫁人,一辈子奉养阿母才好。”

“小丫头,还与我弄鬼。日日给我尝咸、甜两色点心,连饮子也是天天不重样,说吧,琢磨什么呢?”

“嘿嘿!”图恩傻笑,“祖父,您尝出甜口点心是用什么油炸的吗?”

“尝不出,不是猪油、牛油和羊油之类膏腴,也不是胡麻、荏子油。”

所谓“春行羔豚,膳膏香;夏行腒鱐,膳膏臊;秋行犊麤,膳膏腥;冬行鱻羽,膳膏膻”。春夏秋冬各有动物禽类油脂,符合天道时令,切合礼仪,《周礼》已经为世人指明了道路。自当年张骞归来,带了胡麻等物,人们也渐渐喜爱出油多的胡麻,更衍生出了荏子油、莱菔子、菘菜子。早些年胡麻油之类不过用于照明、火攻等军事,后来世人更重孝行,孝期不能吃肉,这些油便大行其道。

郗家正在守孝之中,郗愔与妻子感情颇好,也为她服妻孝一年。日日吃的都是胡麻油,哪能尝不出来。

“祖父觉得这些点心、饮子可能撑起一家店铺?”图恩不回答,反而挑起了另一个问题。

“荒唐!你一小娘子,竟然从商贾事,家里短你吃喝了不成?”郗愔拉下脸来,旁边侍立的婢女立刻跪倒在地,战战兢兢不敢抬头。

“这话若是旁人说的,孙女儿无话可说,若是祖父说的,孙女可不服气。您老人家有陶朱公之能,孙女儿继承您的喜好,怎能算错。”

郗愔转怒为喜,“吓不住你个胆大包天的。”郗愔自然不鄙夷商贾事,他自己就擅长这个。郗家的贵是郗鉴带来的,郗家的富却是他经营的。郗愔一沉下脸来,就是成名已久、做官多年的儿子都承受不住这份威严,这小丫头不知是天生胆大,还是无知者无畏。

“怎么样嘛~祖父!”

“你若想开一家铺子,赚个脂粉钱,这些够了。有郗家在,做传家的方子也足够了。”

“唉,和阿母说的一样,吃食买卖人手、材料复杂,最重要的是不能保证每份都是一样的。世上有多少人吃得起这样精巧繁复的点心,若只做高门富豪的买卖,可铺不开。”图恩垂头,这事儿她和郗道茂商量过,这点心铺子的生意,可以在建康城开,可以在会稽郡所所在的山阴县开,在以郗家为首的句章县就没必要了。还不如做个几十分,在内宅之间散发,得的赏赐馈赠比做生意得的银子多。

“那你还来聒噪。”郗愔斜她一眼。

“还有另一招呢!祖父吃出这圆饼是用什么油炸的吗?”

“还不快说~”郗愔早就问过,图恩一直卖关子才瞒到今天。

“豆油。”

“豆麦的那个豆吗”

“是啊,豆油。几位舅舅舅母守孝,不能沾荤腥,这是素油,吃些也无妨。八表弟那么小,每次都忍不住想请他吃些不沾荤腥的点心。”图恩为豆油的出现找了孝顺、友悌的高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