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王谢堂前飞凤凰(第2/3页)

“这么大?”参观众人仰着脖子看着巨大的铁皮圆筒,震惊不已。

图恩在心里谦虚,哪里,哪里,要不是没找到天然气、石油做燃料,没找到更好的锻钢法子,我能能驾一座高塔起来。

烧火的人隐在巨大的灶台后面,图恩早有规定,来人参观不需要停止,除非叫他们过来。此时也无人讲解,任由她们沉浸在震撼之中。

郗道茂就这么静静看着这巨大的铁皮圆筒,颤声问道:“这就是炒制吗?”

“是。”不用锅,不用铲子,从人工翻炒进化为半机械化,这就是为什么豆子要分大小的原因。这样大批量炒制,想要成熟度相同,控火之外,还要控制豆子大小。滚筒卧式设计,加热均匀,立体翻炒,不会出现粘锅现象。

当然,这无需要无数次的试验才能得出最合适的结果。烧火师傅控制温度,赶骡子的师傅控制铁皮滚筒翻转的速度,加入多少豆子有讲究,炒制时间也很关键。大粒豆子是多长时间,小粒豆子是多长时间,都是炒糊无数次才得出的精准刻度,在严丝合缝的配合中完成。

前段时间,庄子上的人早饭吃的是豆粉油茶,中午吃的是红烧黄豆,下午这顿最好,烧黄豆粒能加今年用豆粕迅速喂养长大的猪肉。劁过的猪肉,绝没有腥骚/气。晚上,中层管理人员,还能用炒黄豆下浊酒,糖他们吃不起,稍微洒一点盐,也是喷香。

试验炒黄豆的时候,图恩都不敢来,一屋子人放屁,此起彼伏,不知道的还以为这里是黄鼠狼集中营。

“你从哪儿来这么大铁桶?”震惊过后的郗道茂,最大的疑惑却是铁器从哪儿来?这可是南北对峙的战时啊,铁器是战略资源,她一个小娘子哪儿来的铁,还打成这么大的圆筒。圆筒这么大,支撑的灶台又该多么坚固,火力需要多猛,才能烧穿铁器?

“阿母放心,这是王家阿兄给我的。”

“王惜王怜花?你与他关系倒是和睦。”郗道茂也回到她与王惜有通信。只是不知道这样昂贵的铁器、昂贵的技术,他也舍得给自家女儿这垂髫幼童。

“救命之恩,如何能忘。”图恩笑着解释:“阿母你看,这铁皮虽大,可敲打成薄薄的铁壁,并不废料。灶台实用青砖搭建的,耐火又牢固。这火烧得也不是木材,是石炭。”

图恩让随行的一人去灶台后面取了几块蜂窝煤过来,“王家阿兄给的方子,石炭配其他料子,制成这样的蜂窝煤,火力是寻常柴薪的几倍。”

不能解释的都推到遥远的王家阿兄身上吧,反正郗道茂不能千里迢迢去对质。

“嗯,放回去吧,我知道了。”郗道茂无需揣测那从未见过的蜂窝煤,只需看灶膛间蹿起的火苗就知道火力到底有多猛了。

“我也知豆菽榨油过程,筛选、炒制,下一步就是最关键的压榨了吧?”

“是,压榨在另一处,阿母随我来。”图恩把郗道茂领到榨油房。

榨油的器具不是刚才炒制那样大家伙,夺人眼球,可郗道茂莫名觉得,这榨油器具更加精致高级。刚刚炒制好的熟黄豆通过架设在屋梁上的管道,直接进入榨油机榨膛内。郗道茂抬头看这比寻常住房高许多的油坊,这才明白头上的管道做什么用的。随着榨膛旋转,两边的出口,一个出压榨过后的榨料,是灰黑色的,还有黄豆的腥臭味,另一边是豆油,与入口的都有不同,它也是灰黑色的,浑浊、有臭味,经过过滤之后,才是日常食用的“孝油”。

郗道茂走到初榨油旁,闻着那股味道,轻叹,“这是军中用在火盆火把上的油吧,火攻之时也用这个。你这孩子,我还当你真从古籍中发现一种从未有过的新油。”

“世人鄙薄植物油,以为就比动物油脂差一等,女儿在动物身上做过实验,这些豆粕牛吃了,比寻常牛长得更为健壮,猪吃了提前三月长成两百斤的大猪,鸡鸭之类家禽更不用说。既然动物能吃,人肯定也能吃。好处多者呢,大祖父、几位舅舅舅母守孝,有这豆油滋补,身体比其他守孝之家是否好上不少?阿母,您不能只看它原来是做什么的,我中间经过这么多工序,精挑细选,把不好的剔除,最好的才奉给长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