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王谢堂前飞凤凰(第3/6页)

远处的钟声悠扬,一人拍大腿道:“遭了,遭了,货船开进来了,要去卸货啊!”有他带头,听故事的人一窝蜂往外涌。一边走一边议论:“今天真值啊,领了不要钱的药包,还打发了时间,还见着明公啦。”

“就是,就是,明公一身功夫可真俊啊。不管见多少回,我都看不够!”

把幸兴高采烈相互交谈着散去,光鉴几个徒弟面面相觑、不知所措,大约没经历过讲经之后百姓轰然离开的事情。

“我在县衙久侯大师不至,只得亲来迎接,打搅法会,大师勿怪。”王怜花一拱手,态度又温和起来。

“阿弥陀佛,有劳明公。”光鉴此时心中全是宿命般的叹息,他与道安师出同门,如今道安已成雄主苻坚座上宾,他却只能游历四处,争取信徒。难道自己真的不如他吗?他痛下决心,割舍北地过往威名到南方弘法。本以为边境一小县,手到擒来。唉,出师不利,难道预示着他南方之行不顺吗?出发前,他与道安有过谈话,道安说,佛主法旨不在南地,莫非他才是对的。

王怜花不理会光鉴莫名的颓废,管他思维发散到哪儿去了,就是不准在晋兴传/教。

三天转瞬额而过,把人送上商船。商船上的老油条,听佛法宣讲可以,让他们掏钱那是打死都不可能。光鉴弟子想要刺探商船机密,更是不要想。商船管理严格,谁泄密谁负责,泄密也相当于丢钱,这些死要钱绝不会吐露一个字。

光鉴坐在甲板上,听弟子们回报,低低叹息:“王惜王怜花,此子前程不可限量矣。”

打发了光鉴王怜花仔细梳理晋兴和周边局势,才发现不止有佛教,天师道在这里也有传人,更别人民间淫祀,拜狐狸、青蛇、黄鼠狼之类大仙的。想想天师道在南方沿海一带都快揭竿起义了,王怜花心头一阵发麻,不管你信什么,决不能代替衙门职能。

“主公,世上哪有强制别人信什么不信什么的,就算强逼,也逼不出结果的啊。”卢钊叫苦,梳理治下僧道,不是轻松活儿啊。

“我知道,没让你逼,只让你了解统计,这都不能干吗?”

可你统计清楚,早晚要让我干的啊。卢钊苦着脸,给王怜花科普佛教在南北两房的盛况,别的不说,南方高门就有无数人信仰佛道。

“谢万谢太守曾言:二郗谄于道,二何佞于佛,二郗说的是郗太守兄弟。虽是谢万刻薄,但也能窥见高门对佛道只尊崇。主公每月都有钱粮布帛从郗家来,您知道他家尊崇天师道的吧?听说王右军也是道教居士,王子敬年前还在白鹤观做了一场大道场,与会之人俱传风流名声。”卢钊小心翼翼引而不发,你知道自己家、自己未来岳家都信道的吧。别大水冲了龙王庙,到时候打到自己人头上。

王怜花皱眉挥退卢钊,铺开信纸给图恩写信。

——————————————

郗家自出孝之后,门庭就热闹起来,朝廷也没有忘了郗家。

征召的诏书很快发到会稽,大家长郗愔拜为镇军将军,起复郗超为散骑常侍,郗融为琅琊文学,郗冲为谏议大夫。二品、三品、五品、六品,对郗家可谓不薄。

郗愔拿着诏书,叹道:“老夫本是以老病退下,没有年岁越长反而求官的道理。”

郗愔在桓温当权到时候就被拜为镇军将军,又赐开府仪同三司,他都没有接受。不仅仅是看出桓温根基不稳,更是急流勇退的意思。他都六十开外的人了,合该颐养天年,为家族培养下一代。

郗超更是骄傲,连诏书都没看上一眼,只有郗融、郗冲眼含期盼。

郗愔看了儿子们一眼,道:“你们兄弟商量着办吧,老夫老矣,不管人间事。”说完一拂袖子,悠悠然走了。

三兄弟以郗超为首,郗融问道:“大兄,我等可要接受朝廷征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