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王谢堂前飞凤凰(第2/3页)

王怜花武艺超群,在这样的环境中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他能自己杀进杀出,不能带着亲信部族全身而退。他保全这两城百姓已经吃力,没有能力再出城迎敌。

“放心,放心,姚苌围不了多久,主战场不在这里。”王怜花安慰着图恩,也安慰着自己。

图恩长吁一口气,强自镇定,“我知道,我明白,我不会意气用事。”图恩忍着刺鼻的臭味儿,走在城墙上,在某些垭口,她能看到干涸的血迹和刀枪砍出的豁口。

图恩对每个士兵点头微笑,既然不能帮忙杀敌,就不要再给他们增加负担。

图恩往后走,突然发现清风正和一个士兵换岗,图恩直觉不对劲,快步走过去,却发现那个被换下的士兵执枪的手上全是豁口,冻得粗大的手红肿发紫,还有血痂。

“这是怎么回事儿?”图恩猛然回头问道,她不信王怜花会克扣士兵,她明明最先保证的就是士兵供应,不管衣食住行。

王怜花叹息一声,尚未解释,清风已经开口,“娘子,不怪郎君,此人乃是南方人,本不抗冻……”

“住口!”图恩上前一步,拉着那人的胳膊摸他的衣裳,明明很厚,可全是麻的,麻布透风,穿多少层都没用,站在这冷风呼啸的城头上,随时警戒敌军,铁枪冰冷,怎么能不冻伤?

图恩眼泪突然就忍不住了,刚才看见京观都没有哭,那样残酷的战场都忍住了,现在却突然泪水决堤。

“娘子……娘子,小人,小人无碍的。就是难看点儿,一点儿不疼的。”那被图恩抓着的士兵挣扎了两下没挣脱,见着图恩流泪,更加手足无措:“不哭,怎么哭了啊,明公,明公……”

图恩轻轻碰了碰他冻裂的手,黑紫色、紫红色,带着褐色的结痂伤疤,“你多大了?”

“小人十七,成丁了。”那士兵憨厚一笑。

图恩突然转身扑到王怜花怀里,嚎啕大哭:“我太没用了!我怎么这么没用?他才十七啊,十七啊,吃不饱穿不暖!他才十七!”

王怜花搂住图恩,挥手让几人下去,轻拍她的后背,“你很能干,真的,别哭。城墙上烧的铁锅是你打造的,百姓能节约木材燃料,最大限度解决用火。你的水培蔬菜解决了吃菜问题,节约土地种植粮食,才让我们吃上实心馒头。集中养鸡养鸭,才能给每个人补充营养,不至于饿死饿病。放心,围城很快能解,胜利在望,不要灰心。”

王怜花知道图恩哭的不仅仅是这个受寒的少年人,还有被围几年,看不到未来的迷茫。这是他们这几世以来,最困难的时候。

当天晚上,图恩下了城楼,立刻全面推行计划经济,强制的、无偿的。在她生活的年代里,计划经济是被批判的,可非常时期行非常之事,计划体制带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好处毋庸置疑。图恩不再用自己穿胡服窄袖引领风潮这样隐蔽温和的手段,她直接下令,除了房前屋后院子里,所有田地统一耕种、统一管理。

有人专门负责育苗,有人专门负责分栽,有人负责管理,有人负责收获储藏。流水线式作业,责任到人。所有田地统一规划,效率更高,能种出更多粮食。

为了提高积极性,干多干少自然有区别的,可素有步骤都被打散,流水线、专业化。不要提个体价值,不要说个人利益,不要讲究是什么营养不营养,吃饱穿暖才是最要紧的。

图恩白天工作,晚上就睡在机房。他们现在没有棉桃、没有桑蚕,人吃的都不够,哪儿有地种桑树,只能织麻布。填充保暖的物品太有限,柳絮、木棉已经都摘光了,干草也用上了,远远不够。图恩想到了羽绒,可羽绒容易跑毛,现在的麻布根本兜不住。

那就改良麻布。

麻布之所以透气漏风,是因为织得松,为什么织得松,是因为麻纤维经不起大力拉扯。原本的麻布纤维经不起,那怎样才能经受巨力?图恩试过在里面加各种药剂,她对植物的亲和力都发挥不了作用,这是麻的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