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番外番完(第3/6页)

“匈奴人怎么了?咱们殿下信奉佛家所说众生平等,国内什么人没有?氐人、羌人、匈奴人、鲜卑人,殿下虽是汉族高门,可对咱们这些胡人可都是一视同仁的!”

“我观大人眉高目深,难道也是胡人?”

“当然,我母亲是羌人,父亲是汉人。我说老弟,看在咱们一见如故的份儿上,我跟你说个秘密——咱们殿下私底下说过,混血儿更聪明!嘘!别说是我说的,是兄弟我才告诉你!”

“当年胡人杀入中原,屠杀汉民,难道吴王殿下就不介意?”

“那都哪年的老黄历了?又不是我杀的,就算当初有羌人,作乱的贵胄也被殿下杀了,和我一个牧民的孩子有啥关系?”

“方兄弟说的是,我官小位卑,投效倒没什么,可我家太守总是顾虑重重啊!”

“顾虑个啥!咱们国内胡人担任首领的不胜枚举,知道木日达大将军不?羌人,右骁骑将军,武官里的头头。慕容翰,鲜卑人,还是王族血脉呢,如今宿卫宫廷,深得殿下信重。咱们殿下唯才是举,从不把人当奴隶。你若去了中原,让你儿子也去学堂,等到了年纪就去考科举,凭本事博一个出身。唉,也怪我没赶上好时候,我要是当年也能进学堂,说不定也能得一柄定疆剑,留作传家宝呢!”方辉大口喝着北地烈酒,不一会儿就醉到桌子底下去了。

幕僚把方辉送回房间,回来就见石千里一脸焦急等待着。

“将军,我试探过了,是真喝醉了酒后吐真言。吴王殿下治下最是公平,不分胡汉,只看本事。只要有真本事,就算是降臣降将也有一席之地呢!”幕僚笑道:“那方辉说了,吴王信奉佛家,最是慈悲为怀。”

“可我听说吴王前几年贬斥了一大批佛教徒,强令还俗不听,直接拉去服徭役做苦力,死了好些人。”

“将军,佛家还有怒目金刚呢!那些假僧人不事生产、占据农田做寺田,呼奴唤婢的,哪里是出家人。中原的出家人和咱们这里的出家人可不一样,像光鉴大师那样的高僧,恪守五戒才是德行。想来佛祖也用不着人间的金银绸缎,那些收敛的钱财只能是假和尚享受,被拉去做苦力不冤枉。”

石千里幽幽叹息,“吴王殿下什么都好,就是没有子嗣让人放心不下。”

“将军放心,听他们说,出使之前已经在商量立世子了。吴王虽无亲子,可这些年收养了好几个孩子,汉人、胡人都有,正经子嗣待遇。”

“那就再看看吧。这乱世,若能投效一位公正严明、宽宏慈悲的主上,谁不愿意呢?”

——————————————

成都府。

大殿之上,王怜花正在宣布:“王丰,孤之长子,屡有素功,天意所属,当为世子。”

殿内为之一静,谁也没想到吴王真的当庭宣布了世子人选。虽然这些年吴王一直没有子嗣,但前两年宫中有宫女试探,吴王是有反应的,虽然那宫女被杀,背后之人也贬官远谪。可正常人,谁不想拥有自己的血脉呢?

众人又想起当初还是在这个大殿上,吴王连斩十一人,放言:“非王妃所出,如何能算孤之血脉!”有这话在,谁还敢来触霉头。

众人被吓傻了,王丰却反应迅速,立即出列拜倒:“儿愚钝浅陋,不敢当此重任,还请父王三思。”

“你是长子,有战功、有威望,如何当不得?起来!”即便当上了一方霸主,平日里说话,王怜花也不是之乎者也的性子,说一不二,说立谁就是谁。

站在朝堂上众人的目光开始朝几个人瞥去,默默的,自以为不着痕迹的。

吴王无子,这是天大的机会,无数人为之暗中使劲。

比如羊景,幽州刺史羊直的嫡次子,大才女郗道茂的儿子,吴王妃同母异父的亲弟弟。出身泰山羊氏,祖母乃是南郡公主,身上还有司马氏的血脉。立这样一位继承人,兼顾世家、妻族与前朝皇室,他难道不是好人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