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关键提示(第2/2页)

果不其然,在书房凌乱的资料之间,我翻找到了一本仔细装订起来的稿纸,稿纸上全部都是李老的笔迹。

这是李老着手研究司母戊密码所书写的手稿。

我马上开始认真的翻阅浏览,手稿上有很多围绕司母戊鼎周边的资料,还有李老个人的猜测,引用的旁证,但这些东西对解读司母戊密码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帮助。

我继续看,几乎是一个字一个字阅读的,因为怕遗漏什么重要的细节。我用了一天时间,把手稿仔细的看了一半。

事实上,我和李老一样,是一个坚定的唯物主义者,但是我的潜意识里,对李老身亡之前我自己所做的那个梦,有一种说不出来的相信。梦和现实无法划上等号,可这一次,我相信那个梦不可能无缘无故,我相信,李老或许真的解读了一部分司母戊密码。

解读,可能是造成李老死亡的真正原因。尽管我还记得李老在梦里的警告,而且我能感觉出,这件事必然带着一定的危险性,然而在我心里,司母戊密码隐含的信息,像一块磁铁,紧紧吸引着我。

第二天,我继续翻阅李老的手稿,但越翻越感觉失望,手稿里的内容缺乏新意,而且没有记录任何具体解读的部分,我一页一页的翻,快要翻到手稿的尾部,心里就开始怀疑,我怀疑真正关键的环节,李老没有记录下来,那些关键问题,都藏在他脑子里。

我叹了口气,对剩下那几页手稿,已经不抱任何希望。

但手稿快看完了,我不想半途而废,一边信手翻着,一边在想,李老不留下任何实质性的线索,可能就是怕我沿着这条线继续查下去。

渐渐的,手稿被我翻到最后一页,本来,我已经完全放弃了在其中找到关键线索的念头,然而在翻开最后一页手稿的时候,稿纸上的一行字,就好像一根针,猛扎了我一下,让我顿时睁大了眼睛。

最后一页手稿上的字迹,就那么一行。

“庄正,你不觉得,从司母戊鼎里出现的小男孩,有点眼熟吗?”

就这么短短的一句话,让我心里掀起了波澜。我困惑,而且惊讶,因为我能看得出,这行字,不是李老的笔迹。书写字迹用的是宋体,工整的几乎和电脑上打出来的字一样,通过字迹,根本分辨不出,到底是谁留下了这行字。

这句话,无疑是整本手稿里最值得注意的线索,但这条线索,不是李老留的。我的思维不由自主的飞速运转,一边回想着曾经看过的监控录像,一边猜测,是什么人在手稿上留下了这条线索。

本来,李老邀请我参与这次解读工作,事情本身跟我没有太大关系,李老去世,解读工作肯定中断,我也要回归自己的生活。但就是手稿最后这句话,让我突然意识到,这件事,真的和我没有什么关系?

司母戊鼎,小男孩……

我打开书桌上的电脑,从里面调出那段被放大的监控录像。和我之前观看监控时的情况一样,录像被放大了那么多,画面里的小男孩儿的脸庞,已经相当模糊,只能隐约看到他的嘴唇在动,但无法分辨出具体的五官和长相。

手稿上的话,分明是留给我看的,这句话在提示我,从司母戊鼎里出现的“小男孩”,我认识,即便不认识,肯定也见过。

我开始搜肠刮肚的想,把脑海里所有尘封的记忆全部努力回想着,试图回忆这个在司母戊鼎里出现的“小男孩”,是否存在于自己的记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