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千年往事(第2/3页)

“他们需要一尊青铜鼎来作为祭祀时的主器,司母戊鼎,就是那个时候的产物。”

司母戊鼎的铸造需要高超的工艺,很多专业工匠的紧密配合,而且流程复杂,失败的几率很大,但当时的情况可能有点特殊,皇室要急迫的进行祭祀,所以在这样的环境下,铸造失败的残鼎,不得不被运送到祭祀场,进行正式的祭祀。

“你说的那个老羊倌,我知道。”妖人动了动,把我之前因为惊恐而随手散落在地上的那只温热的烧鸡一点点的捡起来,重新递到我手里,说:“他是一个看守祭器的人。”

因为祭祀场属于皇室,而皇室不可能每天都在四个地方持续的进行祭祀,所以祭祀结束以后,祭器连同祭祀场本身都需要看护。殷商时期的法制系统还很稚嫩,那时候的人还没有发现黄金的价值,青铜是比黄金还珍贵的东西,为防止祭祀场遭到破坏以及祭器被盗取,每个祭祀场都有专人在看守。

在这些青铜残鼎刚刚铸造出来并被使用的时候,大概是商代武丁至祖甲统治时期,商王室对全国还有强大的统治权,所以四个祭祀场内,各有一支部队进行维护工作。每个祭祀地都驻扎三“族”,商代的部队编制,大概以“师”,“旅”,“族”为单位,每一族有士兵一百人左右。

商代的生产力水平相对落后,供养军队是巨大的负担和压力,商王室没有大量的常备军,每每需要进行战争之前,才会临时征召,但就在这四个鸟不拉屎的地方,长期驻扎总计一千两百人左右的部队,这只能说明,祭司场很重要。

对雷口等地区的守护一直持续到商末,武王伐纣,商代终结,驻扎在雷口等四个地方的部队土崩瓦解。

不过,守护并没有因为商的覆灭而真正结束,正规部队不在了,却还有人担负着这个任务,只不过任务变的隐秘,守护者的数量也急剧减少。守护一代接着一代,无形中延续了三千年,直到现在,隐秘的守护者依然存在。雷口的老羊倌,就是一个守护者。

“葫芦嘴这里的守护者呢?”我觉得不管是之前大头带领的队伍,还是我们的队伍,进入葫芦嘴的过程还算顺利,没有遇到什么明显的攻击,也没有遇见意外的人。

“他走了。”妖人说到这里的时候,眼皮子不易觉察的跳动了一下:“他还有别的事。”

妖人没有讲述什么特别实质性的问题,但是他给予了一个比较明确的方向,我顺着这个思路想下去,线索仿佛清晰了一些。

因为商王室急于进行祭祀,所以被迫用四尊铸造失败的残鼎充当祭器,但他们还在继续铸造完整的青铜鼎,事实证明,这尊青铜鼎最终铸造成功了,那就是举世瞩目的司母戊鼎。

根据史料的记载以及司母戊鼎表面的铭文,可以准确的判断,这尊鼎,是商后期的商王祖庚为祭祀母亲妇好而铸造。商时期,尤其是王室成员对祖先的祭祀相当的隆重,司母戊鼎是确凿的证据。

思考得到的线索,让我突然产生了一种感觉,我感觉这个事件,仿佛就是从极久远之前的祭祀而引发的。

如果这样想的话,妖人所说的那盘很大很大的棋,从遥远的殷商时代就已经开始布局了。

司母戊鼎在铸造成功以后,没有进行一次正式的祭祀,这是一尊重器,但是在铸造成功的当天,发生了很奇怪的事,就是因为这件怪事,让当时的人感觉,大鼎是不祥之物。

司母戊鼎的铸造过程,至少需要三百名有丰富经验的工匠集体作业,紧密配合。之前的四次铸造全部失败了,造出的鼎都有或大或小的缺憾,第五次铸鼎,终于成功,负责铸鼎的那些工匠惊喜交加,他们完成了商王赋予的任务,而且一定能够获得丰厚的赏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