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水退(第3/3页)

“我也不知道,这是怎么搞的。”我看了看那片洼地,洼地里的水还没有完全消失,不过只留下浅浅的一层,最多半米深。

我第一个顺着坡面走到洼地下方,我所关心的,是那条船。我清楚的记得小船漂浮的位置,可还没有真正走过去,我就发现,那条船不见了。

洼地最低的地方还积着水,但整体的框架已经能够看到。这是一个祭祀场,应该是保存最完整,规模也最大的一个,整齐排列的石柱子一根接着一根,从洼地上方看过去,像一道道放射性的线条。

我走到洼地的深处,水很浅,最深的地方也只不过淹到大腿根。我在昨天遇险的地方大致看了看,然后慢慢的一边走一边找,找了一会儿,就找到了沉入水底的背包,背包里装着很多东西,非常沉,没有随着水流被冲走。

“庄爷,我不了解很具体的情况,不过,你看是不是这么回事。”老帽看我站在积水里发愣,就把我拉到一边,递了支烟过来,说:“你来的时候,这个地方还淹在水里,水是有人故意引下来的,说明,他们不想让任何人再来搜索或者排查这个地方,那么深的水,想完整的把这里的所有情况全都搞清楚,不会很容易,要是没水肺的话,估计做不到。”

“是。”我点点头,殷商时期,就算王室想做一些比较大的工程,也很困难,他们估计比较珍惜这个地方。殷商衰败,在被周取代之前,都城遭到了商人自己的破坏,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古往今来,无论古代战争还是现代战争,败退的一方只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会尽全力把所有能破坏的东西全部破坏掉,以免留给敌人。就连商末的纣王,也在鹿台把历年搜集的奇珍异宝一把火烧的干干净净,为的就是被周人取走。

但他们明显不舍得破坏这个位于三里峡的祭祀场,他们不想破坏,又怕被其他人发现染指,所以,那条被人工开凿出来的引水河道,是一个很好的保护措施,十米深的水,对古代的人来说,是一道无法愉悦的鸿沟,他们没有任何办法在这么深的水里长时间停留。所以,整个祭祀场被水淹没,实则是被保护了起来。

更重要的一点,商人在开凿引水河道淹没祭祀场的时候,肯定还想在以后继续使用它,如果不想再用,必然会把祭祀场摧毁。我就想着,十米深的水,既然能阻隔他人,难道就阻隔不了商的后裔?

想来想去,唯一的解释就是,商人有能力把祭祀场用这种方式保护起来,就有能力化解这种保护。

我估计,从河道被开凿出来之后,这片祭祀场就在水下沉睡了几十个世纪,然而很凑巧,我刚找到这里,祭祀场的水就退去了,这说明,祭祀场仿佛到了再次被启用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