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狗血(第2/5页)

罗敷拿开方琼的书,面无表情地拉出他的手腕。

“我们从玉水出来那晚,方公子突然就不行了,站不起来,人没有意识,吐出的血颜色也不对。 师兄给他喂了颗之前制的药,基本没用,准备凑凑钱买副木……但一个时辰过后,他又活过来了,脉象也正常。”

罗敷道:“刚发过病?”

“是,要不才摸不出来。”

罗敷让下人都出去,以命令的口吻说道:“脱了。”

“啊,比咱还直接……”徐步阳捂脸。

方琼顺从地褪下袍子,衣服是新换的,她闻到皂荚的清香。架子上还挂着件*的外袍,她心里一沉,这是汗湿的?

“有劳秦夫人。”

她从药箱里拿出根银质的小棍,顶端像个扁平的勺子,在胸前的穴位上一处处点过去。他明显是实打实从过军的人,肌肉坚固,她按了半天手酸,迫不得已叫徐步阳继续。

方琼不说话,罗敷观察着按到每个地方他细微的表情变化,冷不防看见他的眉头皱了起来,嘴角渗出血丝。她用笔记下那处穴位,让徐步阳停手,询问了他毒发时的感觉。

大概是不舒服到极点,他这次配合了,罗敷一字不漏地写在纸上,垂眸思索了半晌,道:

“刚才验过可能有异常的穴位,气血运行确实有问题。目前看来,这种毒潜伏在脏器里,到了关键的时点,毒性会加快内脏的崩溃。师兄说过老侯爷犯病的症状,是七窍流血,浑身剧痛,神志不清,两代方氏家主在四十岁之后都急剧衰老,应该是由于器官承受不住。身体随着年龄增长会逐渐走下坡路,青壮年时扛得住折磨,还能自己恢复,到了以后越来越频繁,即使拿药材吊着命,也不是治本之法。”

传了三代,毒性应该有所减弱才对,当时惠宗给晏道初喝的那杯酒到底有多可怕,才会吓疯了常氏。

“你去栎州干什么了,把身子弄成这样?”她叹了口气。

方琼平躺在榻上,额角还淌着汗,他闭着眼道:“重活都是河鼓卫和徐先生干的,倒真没有我什么事。也就是和人讲讲话,打打交道。”

徐步阳:“……公子谦虚了。”

王放放心他一个人带着四五个暗卫和一个医师深入敌营,纯粹是相信他的实力,可以用最少的人数达到最好的效果。在南安掀起内乱的过程,岂是讲话和打交道这么轻松的描述。

方琼忽然道:“秦夫人不要勉强。”

罗敷愣了愣,差点捏碎腕上的钏子,拽了写得密密麻麻的白纸就走,抛给徐步阳一句话:

“你看着他,别让他死了。”

徐步阳打圆场:“呵呵,我这师妹什么都好,就是见不得有人在药理上拆她的台。公子您别看她年纪小,当初司严那解药也不是交给她来办的吗?”

接下来的几天,罗敷泡在药房里,连头发丝都浸着药汁的气味。她起早贪黑,伸出手就能回忆起方琼当时紊乱的脉象,写了几十个药材组合,几乎要烧高香让菩萨保佑河鼓卫快点把药方找到。王放不在望泽,她也不好催事务繁忙的河鼓卫统领,天天干着急。

这一日王府里传开前方大战告捷的喜讯,罗敷还穿着黑裙子忙活,连徐步阳敲门都没听见,最后一张写着天书的黄纸贴在鼻尖她才正眼看。

河鼓卫的药方终于到了手。他们专门派人去了趟南海,与洛阳那边的暗卫互相核实,弄出一张四十年前的老旧方子。徐步阳母亲是南海夷民,难为他还认识字,艰难地把蝌蚪似的文字翻译出来,发现加入药材和酒的酿造是同一个过程,于是罗敷所有的药材组合都不能用了。

捷报频传,所有人都高高兴兴的,赵王一家三口也敢从寝房里出来散步了。东面的翠竹林却格外寂静,方琼被勒令禁足在屋里,不许进行任何费心力的举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