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平安城死局(第4/22页)

这女人可不简单,许一城心想,然后打开报纸,跷起二郎腿慢慢地浏览。海兰珠斜坐在床边,从包里取出一把小巧的指甲刀,开始修剪起指甲来。只有黄克武有些尴尬,觉得站也不是坐也不是,他想想自己身份是保镖,就靠墙站好。

过不多时,伙计跑过来敲门,恭敬地说:“许爷,下头有人找您。”

许一城和其他两人对视一眼,想不到这么快就有人送货上门了。不过再仔细一想,平安城也就麻雀那么大,有点什么动静,肯定一传就是满城皆知。

“克武你在房间里看好行李,海兰珠小姐,你跟我去。”许一城道。海兰珠妩媚一笑:“许大哥,别这么生分,会被人看出破绽。叫我安妮就可以了,这是我在英国起的名字。”许一城点头表示知道了。

趁着往楼下走,海兰珠好奇地问道:“为何你会让我陪你下来,让克武守着房间呢?”她很清楚,许一城对她是怀有戒心的。

许一城道:“前清时候,在关东有个习俗,看见牵着骆驼的,就知道卖药的来了。因为关东人从前没见过骆驼,不知它脾气温顺。他们一看卖药的居然能把这么一个庞然大物收拾得服服帖帖,本事一定很大,卖的药肯定管用。”

海兰珠先是一愣,旋即才明白过来,许一城这是拿她当骆驼用呢。她笑眯眯地贴了过去:“那我可就当你的骆驼了,你想让我怎么服服帖帖的?”这次轮到许一城狼狈地快走几步。海兰珠难得见他面露尴尬,咯咯地掩口笑了起来。

两人下了楼,远远地就看到一个老农站在柜台前。这老农头戴斗笠,皮肤黝黑,双眼被层层叠叠的褶子挤压成一条细细的缝,门外头还搁着一副挑大粪的担子,虽然已经晒干但臭味还是不小。

伙计把老农叫过来,老农赶紧点头哈腰,说听街上人说收宝贝的来了,他也来献宝。许一城既然扮了古董商,就得开张,于是他抬起下巴,故作不耐烦,说你有什么东西?

老农把手在褂子上用力擦了擦,然后从担子边上拿起一个瓷枕来。这瓷枕是个胖孩儿造型,平躺仰卧,两个胖乎乎的小手托起一片莲叶。那莲叶纤毫毕现,叶茎叶纹清晰可见,十分精致。不过瓷色黯淡,估计是蒙尘已久,虽经人草草擦拭,但还是没显出什么光泽。

许一城把东西接过去看了几眼,老农特别紧张,也抻着脖子瞅。海兰珠瞪了他一眼,老农尴尬地笑了下,退后几步,生怕弄脏了她的衣裙。许一城端详了一阵,还屈起指头弹了几下,瓷枕发出闷闷的响声。

瓷枕也归瓷器一类,但不算特别值钱。隋唐时候才有,到宋代更是大量生产,多是民窑所出,造型多,来历多,而且陪葬时一定会把主人的瓷枕搁进去,枕到头下。所以这玩意儿多是盗墓挖出来的明器,家里祖传的反而少见。

许一城问老农这是哪里来的,老农说是头年刨地挖出来的,一直搁在家里头压大缸。有人说这是宝贝,刚才听说有人来收,所以特意拿过来碰碰运气。

许一城检验一圈,已经大概有底儿了。

瓷枕分两种,一种是生枕,是活人枕的;一种叫尸枕,也叫寿枕或阴枕,死人专用。两者的区别在于,生枕朴素实用,因为真得拿它枕着睡觉;寿枕方硬华丽,反正死人不会嫌硌得慌。这个明显是个尸枕,应该是宋瓷,定窑所出。因为看胎色是白里透着一点点黄,积釉如蜡泪,还能在边角看出竹丝刷纹的痕迹。这是个尴尬物件儿,说值钱吧,瓷枕卖不出特别贵的价;说不值钱吧,好歹也是定窑出的宋货。

老农看得着急,连声问这个能卖多少钱。许一城沉吟片刻,眉头一皱,把瓷枕扔回去说这东西又笨又重,做工也不怎么样,也就是样式还算讨喜,给你两个大洋吧。老农说能不能多给点?许一城冷笑说这客栈里还有别人来收,你看看他们能给你几块?又补了一句:“你问了他们,可就不能后悔了。”